高职院校的“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如何构建?

4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协同机制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它通过将全员育人主体、全过程育人环节、全方位育人载体的内在相互作用转化为系统化的制度和机制,推动育人工作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优化育人工作结构,提升整体效能。以下是高职院校构建“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的实践路径。


一、以全员动力制度为前提:提升理念意识,增强内生动力


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的基础,其核心在于队伍建设。全员协同的动力制度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任务,推动全体教职员工形成协同育人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合力。


(一)完善职业发展制度,增强全员育人意识


理念是先导,思想是关键。各育人主体应树立“人人都是育人者”的理念,将全员育人的责任、要求和方法融入职业发展机制。


1.将育人责任融入岗位胜任标准


厘清各岗位的育人职责,将其纳入岗位聘任要求,制定涵盖育人责任、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多维度的岗位胜任标准。同时,结合教职工职业发展规划,将育人成果纳入岗位晋升考核,将育人能力提升纳入个人发展规划,确保育人工作与个人职业成长紧密结合。


2.将育人要求纳入资格准入条件


将育人能力作为岗位准入的基本条件,让每位员工在入职时明确育人责任。将育人理念、方法、案例等纳入入职培训和考核内容,帮助教职工掌握育人要领,增强育人使命感。


3.将育人方法贯穿学习培训体系


通过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提升教职工的思想理念和育人能力。结合岗位需求,设计个性化培训内容,传授前沿理论和方法,推动教职工在育人实践中积累经验、开拓思维。


(二)完善目标激励制度,增强全员育人内生动力


全员育人不仅需要思想重视,还需通过激励机制转化为教职工的内生动力,使其成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1.加强部门育人目标激励


将“三全育人”工作纳入部门年度考核体系,设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育人指标,作为部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引导各部门聚焦立德树人,将育人成效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目标。


2.加强个人育人目标激励


将“三全育人”职责履行情况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和荣誉评定体系,将育人成果与个人职业发展挂钩,激励教职工主动参与育人工作。


3.加强团队育人目标激励


建立团队育人激励机制,将育人工作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类团队项目,纳入团队考核指标,推动团队形成育人合力。


二、以全过程管培体系为重点:协同多元管理,贯通培养过程


全过程育人是“三全育人”的关键,要求高职院校全面把握教育教学管理和培养全过程,构建协同管理和培养体系。


(一)构建层级贯通的协同管理体系

育人工作涉及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等多个层级,明确各层级职能定位是实现协同管理的核心。


1.强化学校党委的领导协同


学校党委负责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党委书记应将育人工作贯穿各层级、各条线,校长则从内部治理角度推动“三全育人”机制建设。分管领导分别从思政和教学角度推动育人工作协同。


2.强化职能部门的执行协同


职能部门应从自身职能出发,将育人要求落实到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和服务保障中,加强部门间信息互通和协同配合,提升育人效率。


3.强化二级院系的实施协同


二级院系是育人工作的具体落实者,需结合学生实际,将思政教育、职业素养、管理服务等融为一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动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


(二)构建全程贯通的协同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全过程育人的核心载体。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多侧重知识技能培养,思政教育元素较为离散。为此,需统筹学生思想成长和知识技能掌握规律,构建全程贯通的课程、教材和教学体系。


1.构建全程贯通的课程体系


以立德树人为标准,优化课程设置,推动课程体系从“知识技能”本位向“综合素质”本位转变,实现知识传授与品德塑造的有机融合。


2.构建全程贯通的教材体系


教材是育人功能的关键载体。高职院校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育人教材体系。


3.构建全程贯通的教学体系


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强化技能、思政和社会实践教育的融合,形成全程贯通的教学体系,提升育人效果。


三、以全方位浸润式载体为保障:推动平台的联动,增强文化浸润


全方位浸润式载体是“三全育人”的重要保障,通过建设联动的育人平台和浸润式文化体系,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网络。


(一)构建全方位浸润式育人平台载体


育人平台的数量和联动关系直接影响育人工作的覆盖面和协同效果。


1.完善“十大”育人体系的平台载体


依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完善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十大”育人领域的平台载体,确保全方位育人有支撑。


2.构建平台载体联动机制


理顺各育人平台载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信息共享和动态调整,形成联动机制,打造立体化的育人网络。


(二)构建全方位浸润式育人文化载体


文化是育人的无形力量,通过建设全方位的文化载体,营造浸润式育人环境。


1.总结提炼学校文化体系


结合学校历史和特色,提炼价值理念,将其融入校训、校风和规章制度,形成师生共同认同的文化体系。


2.整体设计文化标识体系


将学校文化融入校徽、校歌、校服等标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3.整体设计品牌活动体系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打造品牌文化活动体系,增强文化育人合力。


结语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维度协同推进。通过完善制度、优化体系、强化文化浸润,高职院校能够实现育人工作的系统化、高效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发布于:2025年03月13日 17:12:3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