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比赛获奖的关键:巧妙融入人工智能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学能力比赛已成为推动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平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在教学能力比赛中巧妙融入人工智能元素,已成为参赛教师们竞相探索的热点话题。
一、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获奖的新引擎
教学能力比赛的宗旨在于考察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外学习指导以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为这些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个性化学习、智能辅助教学以及教学数据分析与评估等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原理,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和策略。这些原理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助力参赛教师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二、获奖策略:人工智能在教学能力比赛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设计创新
在教学设计环节,参赛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教学案例等。这些工具能够根据教学主题、目标以及学生特点等信息,快速生成一份初步的教学设计框架。教师再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提高教学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例如,使用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大语言模型,可以轻松地生成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教学设计,为比赛中的教学设计环节增添亮点。
课堂教学互动
在课堂教学环节,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即时性。智能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实时提问、投票、小组讨论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虚拟数字人教师可以进行知识点讲解,为学生带来新颖的学习体验。这些功能的运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参赛教师在比赛中赢得高分。
课外学习支持
课外学习是教学能力比赛不可忽视的一环。参赛教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外学习支持。通过推荐适合学生的在线学习资源,包括视频课程、学习文档、练习题等,以及利用学习管理系统跟踪学生的课外学习进度,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学习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比赛中,这些课外学习支持策略将成为参赛教师的一大亮点。
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能力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赛教师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评价。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可以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在线学习时长、作业完成质量、课堂互动参与度等。通过数据分析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进行全面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加客观、公正,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参赛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赢得高分。

三、获奖案例:人工智能在教学能力比赛中的成功实践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AI金课研究中心的创建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建AI金课研究中心,推动AI课程改造,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必修课程。该学院以项目式教学为契机,定制学生个性化工单,通过智能交互式追踪学生学习频率、薄弱点、兴趣度等,匹配推送学习资源。这种“AI领学”的“伴随式智能化人机交互教学”模式,助力学生自适应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多次教学能力比赛中,该学院凭借这一创新教学模式屡获佳绩。
古林职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文创设计教学
古林职高信息技术学科的唐家盛老师以学校举办市直属运动会为契机,引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文创设计。学生依托新质生产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提炼设计要素、撰写提示词、生成设计素材并合成吉祥物成品。这一教学案例荣获教育部职业教育典型案例奖。在教学能力比赛中,这一创新教学设计也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技能大赛的优异成绩
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在多次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得益于学院不断优化和升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开设多个相关专业,拥有多个实训基地,并与企业构建深度合作模式。这种无缝对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这些成功经验也为参赛教师在教学能力比赛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综上所述,教学能力比赛获奖的关键在于巧妙融入人工智能。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互动、课外学习支持以及教学评价多元化等策略的应用,参赛教师能够在比赛中展现出独特的教学魅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借鉴成功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也能够为参赛教师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