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比赛如何巧妙融入课程思政
在教学能力比赛的激烈角逐中,如何巧妙融入课程思政,不仅考验着教师的专业素养,更体现了其教育理念和育人情怀。
一、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与意义
参加教学能力比赛,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与意义。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比赛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学科背景与历史脉络:深入挖掘课程所属学科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当前的学科前沿,将其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例如,在机械工程课程中,可以讲述中国高铁的发展历史,强调自主创新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结合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特点,挖掘与之相关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可以通过分析医护工作者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无私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护理职业的崇高性和对生命的尊重,内化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
国际国内时事:密切关注国内外时事,将其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在国际贸易课程中,可以引入中美贸易战的案例,分析其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复杂性,增强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认识。
三、巧妙融入课程思政于教学方案与课堂中
融入教学方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科知识的特点和教书育人的规律,确保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可以设置特定的模块或环节,专门用于讨论与课程相关的社会责任、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等内容。
融入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问题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具体的职业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价值判断和决策能力。

四、实践教学中强化课程思政
实践教学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以冯嫦老师的成功案例为借鉴
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冯嫦老师带领的团队荣获一等奖,他们的成功案例为职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践模型。冯嫦老师团队在教学设计中紧密结合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业发展趋势,深入企业调研与培训,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同时,他们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在未来的工作中承担起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创新精神。
六、提升参赛队伍的思政教学能力
参加教学能力比赛,提升参赛队伍的思政教学能力至关重要。评委会应重点考察参赛队伍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评价和反思改进的能力。教师应加强学习,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思政元素的能力。同时,通过组织各级教学能力比赛,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
综上所述,参加教学能力比赛时融入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明确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与意义,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方案与课堂中,强化实践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借鉴成功案例并提升参赛队伍的思政教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