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技能型人才新路径:'双高'建设典范下的'岗课赛证融通,练测展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8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一、实施背景概述


秉承全人教育理念,致力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飞跃,本校坚守“知行并进”的校训精神,将焦点投放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围绕学生这一核心主体,我们推行“岗课赛证深度融合,练测评展四位一体”的策略,精心规划个性化的学生技能精进计划。通过精准衡量技能学习行为,深度剖析技能习得成效,旨在培育出智能制造领域的佼佼者,为行业的未来输送栋梁与希望之星。


二、主要做法


(一)“岗课赛证”融通,创新个性化学生技能提升培养模式


结合岗位需求,完善方案设计。学生技能提升方案结合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以促进技能发展、激发创新思维为准绳。根据岗位需求,制定技能评估、团队合作等相应的评价标准。


产教深度融合,开发课程资源。学校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结合技能大赛规程,为每个专业设置了与之相关的个性化课程。每个专业确定一个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以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


课赛有机融合,优化课程设置。技能大赛实现专业和学生全覆盖,将大赛内容融入课程设计,作为检验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水平的抓手。学校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实践操作和职业素养等方面,促进人才培养改革。


岗课赛证互通,创新培养模式。学校将岗位实践考核、专业课程评价、技能大赛获奖、技能证书获取的途径相互打通,满足条件可相互置换,让学生在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风采。

内容图片


(二)“练测展评”结合,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学练赛创递进,培养创先争金精神。以智能制造领域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为基础,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企业技能大师和学校大赛指导教师共同开发校本专业实训项目暨技能大赛训练题目。通过课堂勤学、课余勤练、测赛结合、创新创业递进育人模式,提高学生“创先争金,技能育人”的使命担当。


人机料环协同,提升专业核心能力。技能成长以学赛练测交替形式实施,实现“教师与导师合一、学生与队员合一、作业与赛题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的“四合一”学赛协同实践模式,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沉浸式技能训练,促进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普测抽测结合,保障目标达成效度。实施职业技能“院系普测+学校抽测”分层考核模式,“通用技术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校企协同监控。及时纠正学生技能成长目标达成偏差,动态调整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实现“评价—反馈—改进—提升”螺旋递进,保障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效度。


报告展评并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校创新《技能报告书》+《技能成果册》等考核展示评价一体化载体,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优化实训课程“笔试+实操+答辩”考核方法,融通“操作性动手+认知性动脑+职业性习惯”, 报告展评并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三、显著成果与成效


在推进“双高”建设的历程中,学校在各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捷报频传:荣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牌1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13枚、银牌5枚、铜牌2枚,以及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夺得金牌28枚、银牌50枚、铜牌39枚的辉煌战绩。


毕业生就业情况同样喜人,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竞争力指数高达91%,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专业对口比例亦超过87%。此外,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了92%的高位,充分彰显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以全国技术状元曹浩为代表的众多技能明星脱颖而出,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发布于:2025年03月05日 11:36:4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