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申报指南——线上课程
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类型共有五种: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本文主要讲解线上课程的建设及申报指南,供各位老师申报参考。
01线上一流课程建设应用及申报指南
1.课程选题选型
我们在选择课程类型时应该选择量大面广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特色专业的系列课程,需要对所建的课程进行体系化。目前国内的线上一流课程扎堆在通识课、公共课等课程类型上,同时,部分学科:计算机、管理、语言文学等课程认定的数量偏多,而一些传统的学科:临床医学、力学等课程相对数量较少。
2.教学内容完整
老师们在开展线上课程建设的时候往往会建设一部分课程,如高等数学(1),还有2和3没有建设就申报,我们建议系统申报为好,保证课程的完整性。同时,我们的线上课程是需要学生在线能够独立完成课程的学习的,所以线上课程的内容需要完整,但并非课堂搬家,这需要对课程进行内容重构、模式重构。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们分享了很多,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另外,线上课程需要提供完整的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资源包括但不仅限于:视频、非视频资源、习题库、案例库、作业库、试卷库等相关教学资源。
3.教学过程完整
在线课程并非将课程的教学资源在线发布,线上课程需要进行网上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制定学习计划,老师需要在MOOC中提供完整的教学流程,教学中包括作业、练习、讨论、批改作业、奇妙考试等。尤其是在线教学互动,需要老师的参与。
4.教学活动积极
线上课程的要领就是需要激发学生的线上互动,老师教学过程非常重要,如果老师随到随学的模式,学生也是随意地学习。MOOC课堂,学生必须按照线上的教学计划学习才能有效参与并获得成绩。量大面广的课需要组织线上的大规模讨论,高质量高要求高难度的课程需要老师的引导,开展有效的线上互动(可以采用直播、答疑课等方式)。
5.线上教学效果
线上课程所提交的材料需要有教学互动数据,我们在提供线上教学数据的时候也需要体现这些数据。这些数据也是平时积累起来的。大家可以参考(但不是标准)
请注意:一定要有互动,否则就是一票否决。另外,线上的考试也是需要的,否则教学过程不完整
线上一流课程的评审标准(来自网络)
否决性指标
课程的评审观测点:
1.课程应该是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内容课程,学分课;
2.课程的平台应该是公开的MOOC平台,有合法的营运资质;
3.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完整
4.教师无师德师风问题,是高校正式聘任教师
5.课程中没有知识产权和涉密等问题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观测点
1.课程是培养计划内的学分课
2.课程思政
3.课程符合“两性一度”要求
4.课程无知识产权和she密相关的问题
5.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完整符合在线课程的要求
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符合线上MOOC的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
2.按照在线课程的知识碎片化、模块化进行教学设计
3.教学内容符合线上的教学要求
4.教学资源建设符合网络教学要求
5.课程不是精品课程翻版,也不是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
教学团队与教学支持:
教学团队及支持注意
1.教学团队符合高校在校任教的基本要求
2.教学过程完整(作业练习测试都应有)
3.教学服务到位(答疑互动需组织)
4.教学数据好看(量大面广需体现)
5.学生参与多(讨论次数,并不是shui贴)
应用效果与影响:
线上课程应注重教学效果
1.MOOC量大面广再次强调
2.SPOC的校内混合式教学不可缺少
3.校外应用于学分教学的SPOC需要加强
4.各方反馈都很好
5.尤其是量大面广多次强调(人数是王道)
以上就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的建设及申报指南,希望对大家有所有帮助。
注:本文供参考,第三批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要求以后续官方文件为准。
来源:余建波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在线课程建设负责人
以上图文, 贵在分享, 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 并不代表本公司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及时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