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教育部积极响应并落实相关要求,对2022年度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项目进行了绩效自评。本报告详细阐述了政策背景、资金情况、绩效目标设定及完成情况,全面展示了在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的支持下,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所取得的稳步发展与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政策背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
知》(国办发〔2019〕 27号) ,职业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 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总体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所需财政补助经费主要按照 隶属关系等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分别承担, 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地方统筹给予支持。
目前, 中央财政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 ” ,支持和引导地方积极发展现代职业教 育, 主要用于推进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发展,巩固和完善高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双师型”专任教师和“1+X”师资培 养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强产教融合,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的 合作方式等。

2.资金情况
2022年度,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共计投入588.73亿元, 其中中央资金302.57亿 元,地方投入261.93亿元, 其他投入24.23亿元。
中央投入方面。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 算的通知》(财教〔2021〕 205号) 及《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下达2022年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计划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22〕 92号), 2022年度, 中央财政共投入现代职业教育 质量提升计划资金302.57亿元,其中提前下达249.82亿元, 当年下达52.76亿元。
地方投入方面。各省份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 完善地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结合年度职业 教育重点工作, 并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科学分配资金, 向农村、边远、民族地区以及主要经济 带等区域经济重点发展地区倾斜, 向国家急需特需专业, 以及技术技能积累和民族文化传承 与创新方面的专业倾斜。 2022年度,地方在中央财政基础上投入财政资金261.93亿元,其中 重庆市最多, 为48.02亿元。
二、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1.整体绩效目标情况
年度总体目标。 一是高职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 中职学校校舍、场地等办学条件得 到改善。二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全面推进。三是1+X证书制度试点范围逐 步扩大。四是职业学校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五是服务对象满意度提升。
年度绩效指标。根据年度总体目标,教育部对产出、效益和满意度指标进行了细化。产出指 标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时效指标, 设定了各省份高职生均拨款水平、 1+X证书制度试 点参与考生人数等数量指标, 中职学校新建或改建校舍及场地达到建设要求的比率、“双师型 ” 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职业院校教师国家级培训结业率等质量指标,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 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任务完成进度等时效指标。设定了高职平均就业率这一社会效益指标。
设定了学校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2.区域绩效目标情况
2022年初,各省份根据区域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职业教育工作相关规划、转移支付提前下达 资金额度、上年度转移支付执行情况等因素, 设定区域绩效目标, 报教育部、财政部审核。
2022年3月,教育部成立绩效目标审核工作组,从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和可行性等方
面,对各省份报送区域绩效目标表进行审核。 2022年4月, 财政部、教育部下达2022年现代 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 同步下达各省份区域绩效目标。各省份教育主管部门和财 政部门综合考虑区域年度职业教育发展相关规划、重点工作、区域绩效目标设定情况、资金 分配方案、项目绩效目标申报情况等因素,将区域绩效目标分解下达到有关市、县(区)和 职业院校。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2022年,在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支持引导下,各省份职业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1+X证书制度试点范围有效扩大, 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有效提高, 服务对象满意度得到有 效提升,总体目标完成情况较好。
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全国2022年高职生均拨款水平达到12000元/年·生的最低标准, 部分地 区的生均拨款水平远超最低标准要求。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学生人数相较上一年度均有 所增加, 100%完成计划目标。通过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 深入带动职业 教育持续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如,天津市7所“双高计划”建设院 校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其1000余个子任务阶段性建设目标已全部实现,推进了全市职业教育 创优赋能。
中等职业教育方面。 2022年, 随着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稳步推进, 职业学校的校舍、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得到有效改善, 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如, 青岛市依托大型共享智能(仿真) 实习实训基地, 建成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商贸等6个专业实 训基地,极大地改善了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有效满足了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中的硬件需求。
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方面。 2022年,各省份通过职业学校教师培养计划,不断提高职业学 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全国整体培训完成质量较好,“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实现了正 增长。部分省份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较显著。如, 吉林省“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较2021年增加6.65%;广西壮族自治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较2021年增长 2%。
2.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高职生均拨款水平≥12000元。根据各区域绩效自评情况, 高职生均拨款水平均大于或等 于每生每年12000元的标准, 平均达到每生每年14503.76元,指标的实现情况较好。
二是1+X证书制度试点参与考生人数比上年增加。根据区域绩效自评情况,参与“1+X”证书制 度试点的学生人数相较上一年度均有所增加, 100%完成计划目标。
三是中职学校新建或改建校舍、场地达到建设要求的比率为100%。根据区域绩效自评情况, 各省份已完工工程的建设质量情况较好,符合建设要求。总体来看,该指标未发生明显偏离。
四是“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实现正增长。根据区域绩效自评情况,“双师型”教师占比 相较上年有所提高。

五是职业学校教师国家级培训结业率≥90%。根据各区域绩效自评情况,该指标完成率为 97.51% ,完成情况良好。
六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按照任务书时限完成。根据区域绩效自评情 况,该指标总体完成率96.95%, 完成情况较好。
3.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高职平均就业率≥90%。根据区域绩效自评情况, 高职平均就业率达90.34%, 完成情况较 好。
4.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学校满意度≥85%。根据各省份满意度调查数据,“学校满意度”平均值为92.58%, 实现 目标值。
二是教师满意度≥85%。根据各省份满意度调查数据,“教师满意度 ”为92.21%, 实现目标 值。
三是学生满意度≥85%。根据各省份满意度调查数据,“学生满意度 ”为91.22%, 实现目标 值。
来源: 教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