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关于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19—2023 年) 绩效评价工作

5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内容图片


2024年1月16日,教育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19—2023年)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双高计划”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相关领导就《通知》的制定背景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 、 绩效评价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


答: 2019年3月, 教育部、财政部(以下简称两部) 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 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 启动“ 双高计划 ” ,经过五年建设, 实施期已满。按照《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 》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实施 期结束后开展绩效评价。


二 、 绩效评价的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


答: 本次绩效评价的范围和对象是“ 双高计划 ” 的197个建设单位。高水平学校建 设单位评价学校层面和两个专业群层面的建设情况,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评价学校 层面和一个专业群层面的建设情况。


三 、 绩效评价的内容和评分比重是什么 ?


答: 根据“ 双高计划 ”项目管理要求, 绩效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建设绩效 完成情况, 二是资金保障和使用情况, 三是项目建设水平。对于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评分 =学校层面建设任务评分*50%+专业群A建设任务评分*25%+专业 群B建设任务评分*25%; 对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评分 =学校层面建设 任务评分*30%+专业群建设任务评分*70%。


四 、 绩效评价工作的进度安排是什么 ?


答: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按照建设单位总结自评、省级评价、两部复核的流程进行。具体时间安排是2024年2月28日前完成学校自评, 2024年4月8日前, 完成省级 评价, 2024年5月15日前完成两部复核。


五 、 如何开展省级评价 ?


答: 一是制订工作方案。成立省级绩效评价组织;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成 效导向, 做好具体工作安排; 根据《通知》中的“ 双高计划 ”建设绩效评价标准, 结合 各省实际需要和建设基础, 制定绩效评价细则。


二是绩效评价方式。组织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材料、访谈座谈、现场考察 相结合的方式, 对建设单位提交的总结报告和数据进行核查确认并评分。


三是提交总结报告。各省完成省级评价后, 按照参考提纲撰写地方推进“ 双高计 划 ”总结报告, 同步上传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监测平台(以下简称监测平台) 。


六 、 如何开展学校自评 ?


答: 第一步, 在监测平台填报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数据。第二步, 在相应建设任 务及指标项下上传佐证材料, 并选择性上传典型案例。第三步, 组织自评, 撰写建设 单位“ 双高计划 ”总结报告, 上传至监测平台。第四步, 聘请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审计机 构完成“ 双高计划 ”项目审计, 出具项目审计报告, 上传至监测平台。


七 、 学校撰写总结报告应注意哪些问题 ?


答: 建设单位“ 双高计划 ”总结报告要着重突出实际取得的效果, 文字简练, 既要 体现出任务完成、承诺兑现的进度和程度, 又要凸显出学校和专业群在对接国家重大 产业布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 在落实“ 一体两翼五重点 ” 战 略部署方面的特色经验做法, 突出支撑力和贡献度。


八 、 本次绩效评价与中期绩效评价存在哪些区别 ?


答: 一是工作目的不同。中期绩效评价是在项目进行中的过程性评价, 重在了解 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 督促建设进度缓慢、预算执行率低的建设单位加大建设力度; 本次绩效评价是对“ 双高计划 ”建设成效的结果性评价, 系统梳理“双高计划 ”建设成果, 总结凝练建设单位特色经验做法, 引领带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二是考核内容不同。中期绩效评价主要考核绩效目标完成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本次绩效评价在考核建设任务与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同时, 对各 建设单位的建设水平进行横向比较, 注重对学校和专业群支撑力和贡献度的考察。


三是结果运用不同。中期绩效评价重在找问题, 找差距, 部署“ 双高计划 ” 中期调 整和下一阶段工作; 本次绩效评价重在结果导向, 评价结论分为“ 优”“ 良”“ 中”“差 ” 四类, 结论为“ 中”“差 ” 的限期整改, 结论为“差 ” 的建设单位不得进入第二轮“ 双高计划 ”遴 选。


来源: 教育部网站

发布于:2024年12月10日 15:30: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