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答复关于“加快职业本科建设以服务区域支柱产业建议”

8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教育部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了《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567号建议的回应》,针对“关于加速推进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支柱产业的提议”,教育部现作出如下答复:


内容图片


一、加快发展职业本科教育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职业本科教育专业目录, 出台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试行)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 》(教职成厅(2021) 1号) 《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学位办〔2021〕30号) 。 2022年新修订并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 高等职业学校教 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 由专科、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高等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 ”“ 设立实施本科层次教育的职业高等学校, 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专科层次职业高等 学校举办的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部分专业, 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 质量较高等条件的, 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可以实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 ”, 为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截至2022年12月, 教育部已批准设置32所职业本科学 校, 职教本科在校生人数22.87万人, 2022年招生7.63万人。


下一步, 教育部进一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按照高起 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 落实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公厅提出的“ 到2025年, 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10%”的发展 目标。


第一, 加快完善制度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 引导不同来源职业本科学校坚持类型 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提升办学质量。加快完善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 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 指导学校制订好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引导学校在 内涵质量建设上下功夫。


第二, 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统筹考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领域、行业产业基础、教育 基础等情况, 支持以优质的高职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置一批职业本科学校; 研究专科层次高 等职业学校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的行政许可、受理条件和办理流程, 着力破解机制 障碍、打通政策堵点、弥补制度空白, 扩大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第三, 搭建平台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指导职业本科学校深化产教融合, 发挥办学 优势, 带动行业及区域内同类职业学校联动发展。指导职业本科学校积极参与一体化贯通 培养等项目, 主动与普通高校、中高职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培养, 扩宽职业教育毕业生成长 成才通道。加强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开拓面向企业的技术攻关, 强化创新能力和成果 转化应用水平。


内容图片


二、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2018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 见》, 2019年1月, 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9年8月,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改 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 6号) ,对职教教师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22年4月, 教 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教师厅函〔2022〕 8号) ,从完善职业教育教师标准框架、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质量、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 训体系、创新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畅通职业教育教师校企双向流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 的举措。 2022年5月1 日,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 对职教教师队 伍建设作出规定。


这些“ 顶层设计 ”着力构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 四梁八柱 ” ,让职教教师队 伍强起来。启动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 职教国培 ”项目, 持续开展职业教 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 2022年, 建立一批职业院校校长(书记) 培训基地、 “双 师型 ”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及公共基础课教师培训基地。对培训资源缺乏的地区, 建立临近区 域协作、送教上门等培训机制; 2022年10月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 双 师型 ”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22〕 2号) ,建立全国统一的“ 双师型 ”教师认定 标准, 并指导各地按要求开展“ 双师型 ”教师认定工作。


下一步, 教育部将依托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 双师型 ” 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开发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体系, 开展定制化、个性化培养培训。指 导职业学校设置灵活的用人机制, 采取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方式, 支持职业学校公开招聘行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任教。


来源: 教育部网站

发布于:2024年12月09日 16:46:1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