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与解读: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核心内涵

6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职业教育教材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从纸质教材到电子教材,再到数字教材的逐步转变,这一发展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教育技术的革新而不断深化。面对这一变革,学界纷纷抛出疑问:究竟何为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本质特征?未来的教育场景中,数字教材是否能彻底取代纸质教材,成为主流的教学媒介?这些问题,无疑是我们当前必须正视并回答的课题。通常,教材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上涵盖了所有用于教学活动的材料,而狭义上则特指教科书或课本。本研究选取狭义的角度来界定教材,旨在明确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范畴与边界,从而为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一、职业教育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的关系

传统职业教育教材以纸质教材为主。一直以来,纸质教材与职业学校教育相伴相生,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载体,肩负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具有封闭性、稳定性等特征,更适用于传播经典知识、科学原理、专业理论等。但是传统职业教育纸质教材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技能迭代慢、配套素材有限、无法提供实时互动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体验差。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具有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等特征,教材内容可以随着产业发展进行动态更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实时互动,更适用于更新速度快的专业课、实训课。

一方面,数字教材不是纸质教材的电子版。在信息时代,纸质教材被电子化,并通过光盘、网络等形式呈现。如2002年,“人教电子教科书”作为我国第一代电子教材正式推出,但是电子教材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还是纸质教材,只是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其内容并未发生变化。因此,电子教材不是数字教材,不具有数字教材的功能。

另一方面,数字教育不可替代纸质教材。纸质教材是确保教育质量公平有效的工具,发展数字教材并不等于抛弃纸质教材。从技术支持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需要高质量的平台建设、海量的配套资源等,这些都需要成熟的技术支持,然而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差异巨大,信息化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技术的限制必然影响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从育人功能看,现阶段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字教材数量不足,应用效果也处于探索中,现阶段还不具备大规模用数字教材替代纸质教材的现实条件。对某省233名职业院校教师进行调研,其中65%的教师认为部分传统教材可以被替代,13%的教师认为数字教材可以替代传统教材,21%的教师认为职业教育数字教材不能替代传统教材。

因此,现阶段职业教育教学还是以纸质教材为主,数字教材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需要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协同配合,发挥各自功能,实现优势互补。

二、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基本内涵

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推进,我国数字教材的内涵不断丰富,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的远景目标是为大规模“因材施教”提供可能。现阶段已有研究多从技术层面或者从内容层面入手对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内涵进行界定,难以窥探到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全貌。在本研究中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本质是教材,首先要体现教材的一般属性,即教材关乎国家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质量,应该具备教材的基本特征。其次要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的类型特色,即职业教育教材致力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职业教育特色。最后要体现鲜明的数字化特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技术优化其内容和呈现,实现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多样化功能,助力“因材施教”。因此,我们回归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本体研究,从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内容、形态和功能三方面入手,尽可能地聚焦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内涵。

一是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内容。职业教育教材内容具有职业知识的本体属性,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基础、系统、先进的职业知识、技能操作要求和职业素养,具有政治性、科学性、职业性和技术性,简称为“四性”。所谓政治性,是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根本属性,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职业教育数字教材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所谓科学性,是指职业教育数字教材要符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职业标准等有关要求,自身具有严谨的逻辑体系、有序的结构和科学完整的内容。所谓职业性,是指职业教育数字教材要遵循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以典型工作任务、实际问题和案例为载体,满足职业院校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需求,促进学生掌握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技术性,是指职业教育数字教材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技术处理,即运用知识图谱等技术,确保教材内容成为可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和处理的对象,呈现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工作任务。

二是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形态,即职业教育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于纸质教材单一的呈现方式,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运用图像、文字、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在呈现形式上集文字、图片、音视频于一体,在内容上兼具理论认知与实践训练,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同时,运用新技术创设真实、沉浸式教学环境,能满足信息化和智能化环境下教学、测评、管理等全过程要求,助力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功能。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突出优势之一是交互性,切合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一方面,面向学生,成为学生的自学搭档。在应用上强调通过人机对话与人机互动,精准地识别学生需求,精准、生动地展现知识点和技能点,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升学习者的参与度。同时,即时开展学习反馈,让学生实时掌握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面向教师,成为教师的智慧助教。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按照所需自动或半自动地重组编排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资源。满足教师在内容排版上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教学方法的事实;有明确的操作指示,能通过提示、引导、反馈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学测评练等功能,便于教师能够引导学习者自行开展自主学习,系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行为与数据。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港机液压与液力传动》数字教材为例,液压千斤顶的基本组成可以在线拆解组装,学习者可以反复拖动不同结构进行练习,直观感受结构特性,最大限度理解抽象知识点。

基于此理念,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应当深度融合职业教育与传统教材的精髓,并鲜明地展现其数字化特色。它应立足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巧妙地将知识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实用的学习辅助工具以及先进的技术平台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材形态。这种教材不仅保留了职业教育教材注重实践、强调技能培养的特点,还充分利用了数字技术的优势,提升了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体验。


发布于:2024年12月03日 11:33:5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