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关键:编制高质量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作为教学质量的基石,是教学能力比赛中的关键材料之一。根据《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的要求,课程标准的制定需紧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体现整体设计理念,又要突出专业特色与教学亮点。本文将从把握文件逻辑关系、凸显专业特色、规范编制格式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编制高质量的课程标准。

第一,把握文件间的逻辑关系。
课程标准承上启下,上承人才培养方案,下接教案,还要为实施报告提供依据。因此,课程标准的制订必须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归,课程教学目标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要对接典型工作任务。同时,课程标准要为教案的编写提供依据,二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要高度一致。此外,课程标准还要为实施报告中的教学反思、持续改进等内容提供支撑。
第二,凸显专业特色和教学亮点。
课程标准虽无严格字数限制,但并非堆砌内容。要突出重点,把最能体现专业特色、教学特点的亮点突出来。比如幼儿教育专业参赛课程,在课程目标中突出"爱"与"责任",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经典游戏和儿歌,在教学资源中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考核中引入情境化操作考核。这些做法紧贴幼师培养要求,彰显专业特质,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参赛团队要善于挖掘专业亮点,用"教育叙事"讲好专业故事。

第三,规范编制格式。
课程标准的编制要符合赛项要求,参赛内容要与课标中某一教学单元对应,并附教学进程安排表。同时要关注评分指标,课程标准的基本条目要齐全完整,包括: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实施与保障、学生考核与评价、授课进程与安排等。这个框架符合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逻辑,可确保课程标准的规范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课程标准虽然篇幅有限,但编制要求却很高。既要体现整体设计理念,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又要彰显专业教学特色,突出教学改革亮点;还要严格遵循编制规范,确保各部分内容完整、呼应。参赛团队要想编制出高质量的课程标准,就必须深入学习赛项文件,准确把握评分要求;系统梳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定位;同时深挖专业教学改革特色和创新亮点,并串联融通其他参赛材料。
课程标准关乎职教质量,事关学生成长。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我们要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把先进教育理念、改革创新成果充分体现在课程标准中,最终把"标准"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培养一批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职教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1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