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普及化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内涵

9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步入普及化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其鲜明的标志与科学的定位。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以一种多维度、动态变化的视角深入理解和明确普及化阶段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问题。


一、服务化: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旨趣

服务化作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现代化理念,越来越成为普及化阶段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旨趣。服务化的理念及内涵将随着普及化进程的推进及高职教育的发展而逐步丰富。

其一,从政治论的角度看,坚持党的领导,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提供支撑和服务。高等职业教育聚焦公平和质量两大主题,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制造强国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新增劳动力就业培训提供必要的服务。

其二,从经济论的角度看,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教育不变的价值追求。新时代,高职教育将继续以行业企业的社会需求以及产业发展前沿为着眼点,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切实增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其三,从人本论的角度看,高职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最大程度地服务每一位高职学生复杂而多样的学习需求。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职教育应尽力满足受教育者职业发展、个性发展乃至个体全面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在“人人有学上”和“处处可学习”的基础上实现“人人可成才”和“处处可出彩”。

内容图片

二、创新化: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动力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经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三个阶段,“普及化”意味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参与程度的持续提升,规模的扩大会对教育质量造成影响,尤其是高职教育在还未作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便迎来了百万扩招。因此,普及化阶段的高职教育要在坚持教育理想、守护质量底线的基础上满足多元利益主体的现实需求,唯一的选择只有创新,即通过持续地、全方位地创新探寻高质量发展之路。创新发展是世界性的发展潮流,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对于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言,创新是基本动力,只有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真正实现理念、制度、要素和方式等方面的创新,高质量发展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坚持以创新发展为理念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将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其一,以制度创新为基础,着力推进高职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高职教育的功能和结构都受到制度的规范和约束,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加强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制度供给,推动普及化进程中的体制机制建设。

其二,以科研创新为抓手,注重“立地式”科研,实现科学技术的有效转化。通过科研创新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将技术技能转化为生产力,使科研过程和成果反哺教学,科研创新驱动发展逐步成为普及化阶段高职教育引领产业发展新的生长点。

其三,以人才创新为目的,加强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建多元立体的育人体系。普及化阶段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然与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等紧密相关,理应以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创新的方式回应不同历史时期来自社会、政府及个体的多元化教育诉求。

内容图片

三、开放化: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决策

随着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性质和功能的不断演化,高等教育与社会系统之间的隔离屏障迫切需要打破,建立全面开放的互动关系,这既是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的开放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由有限开放、充分开放直至全面开放,开放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与时代和社会的深度融合,推进信息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逐步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普及化阶段的高职教育而言,开放化已经成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决策,不仅表现在教育与社会的合作、国内与国外的对接等方面,也展现为传统与现代的弥合。随之,开放化发展也拥有了更深刻的时代内涵,不仅意味着形式和内容层面的开放,而且更应当是心态和文化层面的开放。

其一,由单一到多元的办学主体的开放化推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校企一体化发展和产教深度融合能够将先进的产业技术、理念、文化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紧密对接行业需求,进而有力推动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其二,由国内到国际资源共享的开放化推动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的文化认同。普及化阶段的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本土与国际的互利共赢,通过“政策扶持+合作平台”的优质服务方式,将国际发达的教育资源“引进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留学生的文化体验和文化认同,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其三,由传统到现代的智慧理念的开放化推动技术变迁与人才创新的理性转变。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开放式、立体化的教育平台和网络推动人才培养创新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高职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变革,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景象的实现。(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34期)

发布于:2024年11月27日 16:11:0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