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职业教育改革的路径与实践

19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1+X证书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不仅为职业教育的变革指明了方向,更深刻阐明了改革的深远意义。本文将探讨1+X证书制度如何从国家、学校、学生和社会四个维度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


(一)正当性逻辑:围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终极目标


1+X证书制度最根本的价值体现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是1+X证书制度正当性的根源。职业院校要从国家视角、学校视角、学生视角、社会视角思考1+X证书制度如何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


内容图片


从国家层面来看,职业教育需要通过1+X证书制度,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从学校视角来看,通过1+X证书制度,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1+X证书制度帮助教师关注职业技能形成的特殊性并认识自身的能力缺陷,推动学校围绕实践能力提升来提供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如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度、建设实训室等,从而支持学习者通过1+X证书制度,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从学生视角来看,1+X证书制度能帮助其实现自身的价值。


从社会视角看,1+X证书制度可以降低企业聘用人才的成本。


(二)合法性逻辑: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根本途径


1+X证书制度的构建,试图从教育外部向教育内部输送标准,通过企业决定标准,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第一,1+X证书制度体现了校企共同建构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


内容图片


第二,1+X证书制度体现了校企双方参与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三,1+X证书制度强化了校企共同治理职业教育的机制。


(三)程序性逻辑:1+X证书制度的落实需要各个环节的协调推进


从先后顺序来讲,组织架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建设、实训保证都呈现出明显的先后逻辑。


第一,落实1+X证书制度,需要在学校组织架构上回应制度体系的要求。从1+X证书的业务逻辑来看,需要学分银行承担证书与课程的转换,需要弹性学制实现1+X证书制度所带来的学习者自由选择等实质性新内容,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体系中率先改变组织架构,通过调整业务、改变管理方式、增加机构等多种形式的配合,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


第二,职业教育融入1+X证书体系,要加强教师培养。这个“教师”不是单纯一线的教师,而是培训教师的教师。通过培养教师,使他们掌握1+X证书的理念,获取落实1+X证书的能力,进而影响所有教师。


内容图片


第三,1+X证书制度需要真正面向学习者和企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需要通过能力标准重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学习方式、考核方式以及学历证书获取方式,进而形成指导人才培养的文本。

第四,课程要承接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实质内容,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后得到调整。


第五,教学实施是落实1+X证书体系的核心。教学实施的关键是依托X标准所建设的课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面向复合能力开展淬炼,打造学习者的能力体系。


第六,在1+X证书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实训条件建设等与1+X证书制度相关的保障体系。(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0年第8期)

发布于:2024年11月26日 18:13:4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