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质量评估中增值评价理念与优化路径

9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在职业教育领域,质量评估是衡量教育成效、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的评估方式往往侧重于结果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职业教育的质量,增值评价理念逐渐受到重视。

一、在职业教育各级评估活动中重视普及增值评价理念

只有在职业教育各级评估活动中普及增值评价理念,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重视增值评价,充分认识增值评价对职业教育公平发展、对职业院校师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才能扭转当前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中存在的观念滞后问题。

1.政府要营造实施增值评价的良好氛围

职业教育评估活动涉及的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出台教育评估相关文件时重点提出增值评价,让职业院校和其他相关机构关注增值评价这一理念;政府部门应利用增值评价的理念开展国家级和区域性职业教育评估活动,让职业院校和其他相关机构看到增值评价的作用与价值。

2.职业院校要为教师提供增值评价的学习资源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观念会对教育教学成果即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要认可增值评价的价值,真正理解增值评价的内涵与方法,才能利用增值评价为自身的教育教学服务。因此,职业院校应举办增值评价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讲座,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运用线上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深入学习增值评价的机会和资源。


内容图片


二、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为增值评价创设条件

1.评估主体多元化

首先,视学校为评估对象,于学校而言是一种外部评估。要为外部增值评价创设条件,就必须打破政府作为单一评估主体的现状。可以让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等参与到评估过程中,形成多元主体的外部增值评估体系。这种多元主体的外部增值评价能提供学校效能的真实信息,可用于社会公众对职业院校教育效能的问责,也可用于评价职业院校的教育政策、教育实践和改进过程。譬如,英国兰开夏郡以学校效能理论和增值评价统计方法为手段,以教育半独立机构为依托,对当地学校学生的历年数据进行有效追踪记录,其评价结果较好地发挥了教育问责和促使学校改进的作用。其次,视学校教师与学生为评估对象,于学校而言是一种内部评估。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内部评估,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能够长期、持续地对学生培养的过程和质量进行监控,获得完整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调整培养方案。要为内部增值评价创设条件,就必须打破学校(或教师)作为单一评估主体的现状。可以让学校、教师(辅导员)、企业指导老师、社区联络人、第三方组织等参与到内部增值评价过程当中,形成多元主体的内部增值评估体系,共同改进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


2.重视第三方评估机构

教育部门、高职院校以及公众都应当意识到第三方机构参与职业教育评估的重要性。从教育部门的角度来说,教育部门应当勇于放手,敢于让第三方机构来承担职业教育评估工作。从高职院校角度来说,院校应正视第三方机构作用,积极配合第三方机构的工作,不能存在侥幸和轻视心理。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强制度建设,保证第三方评估的独立性,提高其公正性。当前第三方评估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公信力较低。提高公信力,最主要的就是要与其利益相关方保持距离,严格按照所采集的材料和掌握的事实对职业院校进行评估,不受利益相关方和相关舆论的干扰,这样一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三、强化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增值评价元素

针对当前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增值性评价指标较少的问题,评估机构、职业院校应当尽快重构评估指标体系,强化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增值评价元素,建立以学生学习质量为核心的评估指标体系。


内容图片


1.加大过程性评估指标比重

增值性评价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作为评价的依据,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也应加大过程性评估指标的比重。从职业院校内部评价来看,第一,在建构一级评估指标时,应加大“学习过程表现”的比重。第二,在“学习过程表现”一级指标下,应细化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全方位的成长。第三,开展学生增值评价过程中要解决指标数据采集类型、周期、处理等问题,如:学生参与性数据可以每月进行反馈和预警,帮助学生进行及时改进;学生体验性数据可以每季度进行反馈和预警;学生承载性数据可以在一个培养周期进行调查反馈,帮助学生进行质量改进。第四,要将学生质量增值评价指标的“输入”数值曲线与不同时段的“输出”数值曲线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比对,绘制学生质量增值评价过程对比曲线,直观表达学生在不同时段的指标增值情况,强化增值性评价的过程诊断与管理。

从职业院校外部增值评价来看,“过程性评价”不仅包括在学校内的学习过程,而且要延伸到学生顶岗实习乃至毕业以后的追踪,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过程监控,吸收和借鉴企业的评估体系,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形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完整增值评价链条。

2.考虑个体差异彰显质量评估指标的增值意义

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个人特长、思维方式、态度价值等方面发展基础不同,个人的人生目标追求不一,有可能陷入结果性评价的困境,限制学生的自主发展。增值性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未来性的特点,在制定评估指标时,应增强质量评估指标的弹性,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注重指标增值所代表的评价意义。譬如,假设两名学生的质量评价指标的输入值及输出值均是甲大于乙,又假设某一时段增值质量评价个体对比曲线,那么根据质量指标的增值评价意义,在不计增值评价“天花板效应”的前提下,可以得出该时段在指标1、指标2、指标4、指标5的增值质量评价乙大于甲的结论。

 (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15期)


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各位老师有帮助。

发布于:2024年11月26日 15:34:4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