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教成果奖申报误区深度剖析
一、过程误区:重申报、轻培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本质上应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教学成果孵化与提升过程,然而,部分职业院校却错误地将其视作一项短期任务,采取拼凑与突击的方式应对,这严重违背了申报的初衷。从重视程度而言,尽管各校普遍重视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广泛动员教学院系积极提交项目,采取“广撒网、精捕鱼”的策略,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忽视了申报的实质。以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例,从9月15日发布申报通知到10月25日截止,仅40天的准备时间,许多职业院校便是在这仓促的时段内突击整理材料(尽管过程中不乏变数),缺乏主动且持续的成果培育。即便假设提前一年半载准备,主体材料或许能更为完善,但在整理辅助材料时仍会面临诸多缺失,因为这背后缺失的是系统而自觉的教学成果培育机制,只能临时拼凑,自然难以尽如人意。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四年一评的周期设定,正是为了给职业院校提供充分的培育空间。遵循量变质变规律,我们才能跨越量变的积累,迎来质变;而否定之否定理论也告诉我们,唯有经历完整的蜕变周期,方能实现真正的飞跃。那些采取“临时应对”策略的申报者,抱着侥幸心理,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往往难以收获成功。
二、材料误区:重经验、轻理论
经验是“经历+体验”,是感性层面的东西,它是肤浅的、个别性的而非普适性的,而且经验加经验还等于经验。第一,因为经验是平行的集成,是物理式的积累,而不是化学式的反应。第二,经验没有异质要素的加入,不具备升华和质变的逻辑台阶。在职业教育的现实过程中,理论的脱嵌造成了大多数教师有经验、没理论,有做法、没方法,理论贫弱、方法遮蔽,只有具体的教学思维,没有抽象的方法思维,只有形而下的实践,没有形而上的思考与提升,最终导致他们只能沉溺于经验,在“知其然”的经验层面惯性滑行。这样的局限使得绝大部分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的撰述只有经验的堆砌、做法的罗列、现象的铺陈,而难有“知其所以然”的理论提升和突破。脱离理论的经验和失却方法的做法,二者均纠结于感性的低端,是根本没有指导意义和获奖价值的。所以教学成果奖必须要有理论的加持和提质,让理论发挥观照引领的定向作用、方法价值的定位作用、规约指导的定则作用,才能规避重经验、轻理论的材料误区,提升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的理论内涵和质量水平。
三、理念误区:重叠加、轻逻辑
此处所述的理念,是指申报主体在申报教学成果奖时所坚持的基本看法和导向原则。遗憾的是,部分申报者存在一种误解,认为申报材料越丰富、越厚重便越有优势,结果导致材料内容随意堆砌、杂乱无章,缺乏清晰的条理和逻辑。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自我制造的混乱。面对简单的事物,我们或许能够轻松理清,但一旦事物变得复杂,其内在的纠缠性便让我们难以应对,有时甚至是我们自己加剧了这种混乱。二是逻辑的牺牲。对于复杂且堆叠的内容,界定其概念已属不易,更何况在字数受限的情况下,要阐述清楚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逻辑更是难上加难。熵理论通过“熵”这一概念来衡量事物的无序和混乱程度,其中熵增表示无序和混乱的加剧,而熵减则代表无序和混乱的减少。在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材料中,概念间失去逻辑性的无序叠加正是“熵增”的体现。例如,有的申报材料提出了“一体两侧五共同六服务”的产业学院运行模式,或“一主线双主体三递进四融合”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但对于这些概念的定义、内在逻辑及其相互关系却模糊不清。因此,为了提升申报材料的质量,我们必须追求从混乱无序向和谐有序的转变,即实现“熵减”的过程。通过“减熵”的机制和追求,增强材料系统的结构性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