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愈加明显。面对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升级换代的迫切需求,以及社会对多元化、高质量人才需求的迫切,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这不仅关乎职业教育自身的持续发展,更关乎到国家经济的竞争力、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人民生活的幸福度提升。本文深入探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从办学层次跃升、办学质量提升、汇集教育资源这三个方面来展开探索。
一、办学层次跃升:构建“中高本研”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建设高质量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一是建立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制度,推动基础教育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改革,嵌入劳动教育,养成和唤起学生“公正的劳动方法”“严谨的劳动习惯”“真正的劳动热情”,为学生选择未来专业和职业奠定基础。二是强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坚定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定力,继续保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相当规模与比例。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提质培优计划,依据地方未来产业布局、产业集群发展、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分类建设特色鲜明、错位协调发展的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三是建立类型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双高”院校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推进校内学生的1+X证书制度,引导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区域重点产业链、创新链的能力。四是培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人才,以科技应用与研发能力培养为主线,推动应用型本科学校设置专业,招收职业教育研究生,培养服务产业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研发人才。
2.打通各层次职业教育衔接通道。一是构建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的衔接通道。通过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师资互聘共享机制,实现教师互教、课程互换、学分互认,畅通各层次职业院校之间的转学、升学路径,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搭建“立交桥”。二是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建立职业教育升学选拔机制。通过实施“文化课考试+职业技能测试”的职教高考制度,让具有或相当高中毕业水平的学生参加职教高考,采取分层分类的选拔方式,进入专科、本科职业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三是建立职业教育专业硕士选拔机制,对符合选拔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实施职业教育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达到毕业要求的,颁发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和学位,认定为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研发人员。
二、办学质量提升:完善办学体制机制与增强专业适应性
1.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一是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制造等一批传统专业,建立动态专业更新机制,停招市场需求萎缩的专业,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二是健全多元办学格局。依托龙头企业的资金、场地、技术、设备、管理体制机制及完备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丰富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联合大型企业、上市公司、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联合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
三是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政府要大力支持职业教育,依据产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布局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层次,推进将产教融合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划、城市规划,明确产教融合任务,统筹谋划、整体设计、同步推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职业教育供给。建立产教融合考核评价体系,把政府、学校、企业开展产教融合的工作业绩纳入各类政府绩效考核评价,构建产教融合良性循环发展新格局。
2.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一是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职业学校要积极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等优质企业共同开展技术合作,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攻关产业前沿重大关键技术和行业、企业共性关键技术。职业学校与技术转移代理机构加强合作,搭建研究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桥梁,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职业学校与地方政府、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优质企业联合,发挥各自特长,整合优质资源,组建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园、实验实训中心、实践基地,创新建设管理与运行绩效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技术技能提升搭建平台。
二是拓展校企合作形式与内容。职业学校要与行业龙头企业、地标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发展规划、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学徒制培养、职教集团建设。校企打造“育匠联盟”,制定育人标准,重塑工匠人才培养的素养、知识和能力,再造具匠心、擅匠艺、通匠术的“三匠合一”的现代工匠人才培养规格。组建校企资源开发共同体,重点开发规范化的技术课程标准,构建实习实训和技能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教学能力和实习实训实践的指导能力。
三是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加强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评价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激励政策和措施,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质量作为企业参与评选、中标、贯标的重要参考依据。校企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优化分段分类的人才培养路径,缩短学生岗位适应期。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社会培训、学历提升,探索多方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质量,按照贡献度分配收益,提升校企合作的效度和深度。
3.增强专业适应性。
一是适应产业集群,构建专业集群。根据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紧跟产业发展变革和企业技术升级,分析产业变革和技术变革催生的岗位变迁、岗位能力提升,整合校企资金、场地、技术资源,瞄准现代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按照专业大类重组专业,开展专业集群建设,提升专业集群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能级。
二是适应行业发展,推进专业升级。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契合区域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主动设置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培育区域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形成既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又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专业格局。依据现代企业智能化改造,开设智能制造技术、控制技术、测量技术等新专业;根据企业数字化转型,开设数字技术、数字服务、数字传播等新专业,提升专业服务新产业、新技术的能级。
三是适应企业需求,提升专业品质。以区域重点产业布局、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企业对传统人才需求提档升级、新型人才需求缺口较大为突破口,推进专业改造升级,关停招生就业两不旺的旧专业,新建贴合区域产业变革和技术变革的新专业,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动专业建设提档升级,建设一批支撑专业发展的资源,打造一批品牌专业,构建国、省、校、市的梯队品牌专业格局。
三、汇集教育资源:建设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1.加强教学硬件资源建设。
一是教室智能化改造。教室是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育人才的素质、知识、能力的主场地。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互联网+教育的广泛应用,传统教室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需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改造提升。第一,满足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室设计要体现艺术性,更要体现核心价值观,把优秀地域文化和先进校企文化融入教室的各个角落,使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先进文化熏陶。第二,满足“互联网+教育”的需要。将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融入教学,便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展示教学模型,开展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打破传统教室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服务学习者远程学习。第三,满足学术活动的需要。教室课桌按照模块化组合设计,安装多媒体话筒、投影仪、电脑等智能设施,方便学生开展社团活动、辩论比赛、学术讨论、班级会议等活动。
二是实验实训室建设。产业发展变革和技术变革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实验实训室不再是练习技能的训练场,而是培育技术技能人才技能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掌握新技能、培育创新能力的实践站。第一,把实验实训室建成理论知识的实践检验场、技能训练的练习场,开展实训课程、仿真训练的基地,满足常规技能训练需求。第二,要发挥实验实训室实验与实训的双重功能,满足师生开展课程项目研究、企业技术改造验证、新产品开发、新工艺改进等需求。第三,实验实训室模拟企业的真实生产场景、真实工艺流程、典型产品加工制造流程,提高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体验感。
2.加强教学软性资源建设。
一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更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探索建立由政府牵头,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育机制,重点打造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学校骨干教师协同融合的混编教师团队,提升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同时,构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参与,融入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实绩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机制。
二是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要素。课程教材建设要聚焦三个关键:第一,构建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以专业集群为主线,在专业群内设置“根”专业(核心技术)、“干”专业(应用领域)、“枝”专业(新兴产业)。以专业服务行业技术岗位的必需能力为出发点,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按照专业基础课程(群共享的底层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专门技术)、专业拓展课程(技术拓宽或技能升级)培养途径,实现“先宽后窄”“分层分类”培养。第二,优化课程结构,重整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知识技能与职业标准统一,避免教学内容滞后或脱离生产实际。通过设计“挑标杆企业—选典型岗位—找工作任务—理职业能力素养—定课程体系—写课程标准—论证与更新”流程,将“新素养、新技术、新技能”课程化,同步升级项目、任务和资源,完善课程标准。第三,教材建设要紧跟时代和信息技术发展,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教材。按照“典型岗位—典型项目—典型任务—典型活动”流程,按照真实项目、典型案例、活动要求,开发教材内容。
三是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施混合式、项目式、情景式教学方法,将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真实项目案例、真实项目过程、真实项目压力、真实岗位技能融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企业真实需求与教学全过程融通。动态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按照真实工作流程,结合企业生产工艺,动态调整教学任务。教师选取典型企业的典型生产线的典型案例,根据不同学段设计不同项目、不同功能模块训练不同技能,按照生产性流程开展项目化教学;教师利用典型技术参与企业的典型产品开发,师生组建研究共同体,共同参与企业典型真实产品的研究、设计与加工,取得相应报酬,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