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角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性
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实践过程,其发展质量的认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情景化的,需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客观看待。同样地,高职教育质量发展的理解和评价也遵循着这一原则。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通过三个注意要维度的综合性发展来实现,即结构质量之维——高质量的内部治理、过程质量之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结果质量之维——高质量的诉求回应。因此,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人本身的重视、内涵建设的提升、对经济社会的良好回应和发展引领。
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教育的基本观点。高职教育从其内涵属性上看,首先是教育的,其次是职业的,最后是高等层次的。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凸显对“人”的教育这一本质属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德智体美劳“五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从根本上而言,高职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和实践也要秉承高职教育之“教育属性”,开展形而上的探索,寻求和回归教育本真状态。为此,《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新职业教育法在总则中也开宗明义地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由此来看,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强调了职业教育的内核是“教育”,即职业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教育属性”质量观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质量观,这将从根本上确保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将实现对人的关注的转向,对学生的培养将从既往的“术”的层次提升到“道”的层次,并实现“道”与“术”的完美结合。
二、提升内涵,增强自身服务黏性
内涵发展是高职教育的永恒话题,只不过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显得更为突出。过去二十多年的高职教育升格发展,究其本质是一种粗放式发展,更多意义上走的是规模扩张的道路。这种发展模式或道路在相对不长的时间里会将高职教育发展带入窘境,继而于自身内部出现要素结构混乱、持续发展乏力,于外部出现对经济社会有效回应性降低、服务黏性渐弱等问题。内涵发展是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灵魂主线,并且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将被置于更加凸显的位置。为此,《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此高职教育摆脱普通高等教育框架、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内涵发展道路。“双高计划”明确提出,要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为此提出十项改革任务,以引领新时代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提质培优计划”提出“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发展目标,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质量保证机制,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这样说,国家关于高职教育系列化、组合式的内涵发展举措具有显著的前后贯通特性和整体性,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一体化设计和外部社会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殷切期待。而缘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密切联结关系,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提升也必然彰显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和魅力,内发式地影响外部经济社会对其所提供的服务的自然黏性,实现高职教育对外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时代价值。
三、有效互动,彰显社会服务功用
产业发展是高职教育的生成逻辑、发展基础和变革依据。因此,高职教育在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并遵循服务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和服务外部经济社会。为此,《方案》提出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意见》规划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愿景,指出在未来15年里,我国将实现由“学历型社会”向“技能型社会”的全面转型,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跨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应该说,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将主要依赖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如果说《意见》目标的重点在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话,那么其突破点则在于促进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间的良性有效互动,彰显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用。事实证明,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经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及途径加强了与经济社会的联系,也形成了诸如职教集团、产教联盟等典型的互动合作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互动不积极、合作不深入的痼疾依然存在,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双主体”驱动发展模式依然较为遥远。由此推断,聚焦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抓手,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良好互动生态,将成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