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本文基于OBE教育理念,以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教学过程体系的构建、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成绩评价体系合理性分析。通过细化线上和线下教学过程,设置了多个环节和量化指标,构建与教学过程相对应的平时成绩模块和专门考试模块,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方面评价。

一、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OBE教育理念的核心要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重点,在课程成绩评价体系构建中同样需要遵守该理念。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需要注重课程教学过程和成绩评价。成绩评价体系构建需充分考虑课程混合式教学过程,应依据教学过程并与其匹配。对于混合式教学来说,需要以教学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混合式教学学习成绩评定体系。为此,需要先构建教学过程体系,再构建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为满足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目标,需要对线上和线下教学过程进行细化,通过设置一定的环节和量化来实现。成绩评定需要合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付出和效果,与教学过程体系相对应。一般课程成绩评价需要体现平时学习付出与学习效果的成绩部分、以及专门考试成绩部分,也就是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一般由代课教师凭感觉评判、难于量化,一般占比为总成绩的20%~30%。卷面考试易于量化成绩,在传统成绩评定体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根据上述思路,构建了课程混合式教学学习成绩评定体系,如图1所示。本评价体系成绩评定包括了平时成绩模块和专门考试模块。平时成绩模块由线上成绩和线下成绩2部分组成,对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过程的各个环节,根据教学过程成绩评定要素进行赋分。专门考试模块对应考试环节的成绩,对于本课程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两部分。考虑到课程设计单独成课,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成绩评价评定时不考虑该部分。
二、教学过程体系的构建
目前,混合式课程线上部分多是依据MOOC开设,如基于中国大学、学堂在线、超星等平台的MOOC资源。结合各自课程特点,构建SPOC课程。一般SPOC课程具有视频教学、作业和测试、互动讨论等功能,可用于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多个过程。在实施混合式教学线下部分时,一般要求有20%~50%课堂课时采用研讨式教学。为此,在线下课程教学中,需要做的不仅是教与学、而更多的应是课堂互动研讨以实现高质量教学效果。
结合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的特点,设置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过程,如图1中“教学过程体系”所列,具体是:线上教学过程包括线上SPOC课程视频自学、线上互动区讨论、线上课程练习共3个环节;线下教学过程包括课堂分组研讨、课堂内讨论、课堂课内知识测试、课堂单元测试、课后练习、课程实验共6个环节。通过9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可以实现较好的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形成了较完整的教学过程体系。
三、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与教学过程相对应,以体现全过程评价(本课程分为9个环节)。同时,课程考试是常用的学生成绩专门评价方法,也就是传统卷面成绩。本成绩评价体系是由与教学过程对应的“平时成绩模块”和卷面考试形式的“专门评价模块”2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四、成绩评价体系合理性分析
1.各环节要素和赋分合理性分析
根据前述课程教学过程和专门考试两模块的设计,本课程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包括11环节(项)及对应分数值,赋分取值可做如下分析。
(1)两大考核模块比例。
在混合式教学中,课外学习、课内学习和互动明显加强,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为此,在混合式教学的成绩评定中需要考虑此学习任务的变化。钢筋混凝土课程知识量大、线上学习和课前课后学习任务重。为了体现这种变化,将原属于教学过程评价模块线上学时和平时学习投入的平时成绩占比扩大到55%(其中课程实验环节计入平时学习),专门评价模块的试卷考试部分占45%,该百分比也是符合现在大多数高校混合式课程成绩评定的要求。

(2)SPOC视频学习。
该部分涵盖了20 h的线上视频课程,视频中有一定数量的测试题,线上线下总课时84 h, 线上视频学习占比超过20%。但是考虑到线上视频学习时难于监控学习效果,将这部分成绩分值定为10%应是合理的。考虑到视频学习的效果,设置了学习总时长占6%、视频部分对应测试成绩占3%、视频数完成率占1%。
(3)互动区讨论。
在MOOC中设置有互动区,同学和教师均可以提问和回答问题,实现在线互动。结合前期实施的经验,需要课程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同学参与,因此,该项按照参加次数累加来确定,总分值2.5%,与后面的2.2课堂讨论分值相等。
(4)练习(线上)。
在MOOC每章后均有单元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练习题设置分值,按得分占2部分总分的百分比计算本部分成绩。线上练习多以客观、简答为主,线下以计算、论述等综合性题为主。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实践,线上练习总分数约300、线下约900的任务量相比较,线上练习部分占2.5%,约为线下分值的1/3。
(5)分组课堂研讨。
该部分通过分组轮流实施翻转课堂、专题讨论等环节,具体内容包括课件制作、课堂汇报、问答等,需要学生提前做好线上预习和资料查阅。该部分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并锻炼学生的评判能力,采用全班同学给对应汇报组打分,小组成绩即为该组员每位组员的成绩,全学期每位同学代表小组至少参加两次。为鼓励同学积极参与,该分值为10%。
(6)课堂内讨论。
在课堂内,教师设置一定问题让同学讨论,学生也可以发问,按照参加次数累加来确定分值。考虑到通常课程互动讨论时学生的参与度整体上偏低,设置主动提问是被提问成绩计次数的两倍。本项分值与线上互动区讨论相同,为2.5%。
(7)课堂课内知识测试。
该部分是在课堂内实施的课前预习效果、课中基本知识串讲和疑难涉及的核心知识点、课堂讲解后知识点掌握情况随堂分散测验,采用雨课堂工具等随堂作答,最后全学期合计成总分。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课内知识测试总分数约600,该分值定为6%,保持与2.4课堂单元测试部分等比例。
(8)课堂单元测试。
该部分为在课堂内实施的每个单元完成后的单元测试,利用雨课堂工具等随堂测试,单元测试总分数约400,该分值定为4%。
(9)练习(课后)。
在线下课后布置作业,以计算、论述等综合性题为主。练习题设置分值,按得分占2部分总分的百分比来计算本部分成绩。如前“1.3练习(线上)”所述,约为线上分值的3倍,设置分值为7.5%。
(10)课程实验。
该部分是线下的课程实验,课前利用雨课堂工具等推送实验原理、方法、方案设计、量测、数据整理和分析等学习内容,然后在室内开展实验前现场讲解和答疑并开展试验,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由于该部分具有理论性、科研性和实践性,该分值定为10%是合理的。
(11)专门评价模块。
本模块对应专门考试部分。由于课时较长,考试设置期中和期末两次卷面考试。期中考试内容涵盖前面已学内容,期末涵盖全课程内容。考虑到期中考试前的学习内容已有比例分值,故在期末试卷中的期中部分内容分值需要按照学时降低。本课程卷面考试总成绩为45%,设置期中考试占1/3、期末占2/3,对应分值为15%、30%。
综上,本成绩评价体系充分考虑了课程实施各环节的量化赋分,平时成绩占比55%,高于卷面考试成绩的45%。线上教学部分成绩分值15%、线下教学为40%,二者比值为1∶2.7,该比例体现了线上教学部分比例逐渐加大的教改思路。
2.评价体系理论分析及实施效果
前述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所构建的教学过程体系、课程成绩评价体系,紧扣课程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构建,课程教学和成绩评价的11个环节设计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设计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更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实施效果,从理论上来看,本课程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也符合OBE教育理念,具有理论合理性。
本文所构建评价体系是笔者所承担教改项目工作的一部分,近3年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该体系内容齐全,各实施环节、评价要素及其赋分合理,在学校评教系统中得分均为90分以上,课题验收良好,得到了学校和学生认可。(节选自《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