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化的全面发展,探索并实践职业教育高发展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营地,其质量直接关乎到国家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作为强大动力,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一系列创新且有效的策略和途径,目的在于推动职业教育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这不仅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用以适应新时代对顶尖人才的高要求,还强调要建设更加开放、包容、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提高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与职业成长。经过这一系列的创新,目的在于培养出要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又要拥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职业人才,为社会的高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增强自适应性,强化政策导向
进入新时代以来,职业教育作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大国工匠培养的重要平台、职业伦理道德培育的重要阵地,需要积极应对新时代新变化,特别是在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经济发展阶段,要不断增强适应性,充分发挥现代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技能创新、成果孵化、科研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优势,把不同功能强化的成效率先体现在职业教育制度的统筹设计上。一方面,要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风险和确定性机遇,统筹职业教育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政府在出台经济政策特别是行业部门政策法规时,要统筹考虑相关职业人才基本底数、现实供给情况和人力资源集聚特点,把职业教育一定时期所能挖掘的潜能分析清楚,统筹产业链、创新链、供给链和稳就业一揽子政策配合谋划。教育主管部门要紧密结合市场经济恢复发展、创新发展的政策导向,分析总结产业政策的规律性,及时调整优化职业教育的学科和课程设计。另一方面,要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对职业教育的新定位和新要求,以制度设计来不断巩固职业教育在技能型社会建设、科教强国、人才强国等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基础性关键地位,加强教育体系内部不同教育门类的贯通认证,强化职业教育在专业人才、科研成果上的推介认同。
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协同共生
现代职业教育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类型教育本质,与普通教育在教育方向、教育功能、教育模式等多个方面都有显著区别,但在社会地位上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如果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则职业教育主攻方向在于后者。区别于普通教育依托学历水平进行的知识教育,职业教育则是依托社会分工的不同行业、不同需求进行的实践教育,在具体实践和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精神培树。因此,要进一步强化人的现代化和职业教育功能,必须紧紧围绕类型教育本身,从三个层面推动教育资源的聚合。从宏观维度来看,要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组织中的重要组成单元,而不是简单地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从时代的需要、国情的需要、民众的需求、市场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职业教育所需资源的数量和种类;要从打造技能型社会的广义层面来加强职业教育的协同性,扩大职业教育的范畴和影响,建立覆盖面更广、学科更加丰富的职业观,塑造更具持续性、跨越空间地域的职业教育理念,建立国家统一标准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能力评估体系,建立市场与教育协同发展、共建供应的教育共同体。从中观维度来看,职业教育要注重与市场行业的前沿技术研发机构、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的合作联系,一面要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跟进和调整,另一面要改变职业教育等同于职校教学的理念,跳出脱产式的全日制教育模式,拓展培训锻炼、技术技能创新、产业孵化、夜校、网课、岗位实践等多种培育模式。从微观来看,要根据职业教育本身的庞大体系特点,区分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和阶段,针对不同社会需求、不同民众诉求、不同科研方向进行精准教育和职业发展规划。
三、发挥跨界作用,促进内外循环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本身具有教育的立德树人特点,需要遵从教育事业的政策路线方针。同时也要看到,职业教育体系中纵向上覆盖初、中、高多个层次,横向上覆盖各个行业岗位,与市场发展、产业经济紧密关联;在时间上不仅要遵从教育的实际周期性,也需要遵守劳动力市场的用人周期,在空间上既带有一定的城乡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也具有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教育特性。基于这一分析,必须着重培养职业教育的强跨界性,从人的现代性导向出发,对标我国新发展阶段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形成的双循环经济体系,尽快打造内外循环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组织体系。一方面,要提高内部资源集聚度,在强调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周转率,避免过多教育资源在某个行业过度沉积造成资源浪费,也需避免长期扶持发展的职业人才缺少资源扶持而与市场行业发展无法有效衔接;要重视职业教育资源的内部调剂,强化前段管理和末端落实,聚焦市场用人单位、产教融合成效的真正评估,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研方向进行跨领域整合。另一方面,要提高外部资源的吸附度,把职业教育的功能强化作为打造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关键措施,统筹校企合作共同体、产学研共同体、产教融合共同体、职业教学培训共同体等多个教育群组,提升职业教育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引导企业主动研究投资教育发展,打造更多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行业项目,培育更多具有远大职业理想和较高职业素养的职业新型人才。
四、培养新型人才,强化数字赋能
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当统筹总结不同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功能的演变和时代背景的关联,善于吸收各个阶段职业教育的宝贵经验。如果说世界工业革命的爆发从技术的出发点推动了职业教育萌芽的发展,那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则是与人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觉醒、不断提升紧密相关。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让大量农民走进城市寻找机会,主动或被动地转化为职业工人,客观上催生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则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支持,导致职业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发生变化。要加强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注重对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激活,把培养具有先进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具备持续创新素养的高层次新型职业人才作为功能强化的根本任务。要聚焦技能型社会的建设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创新再造,创新职业教育实习实践、课程设计,及时满足广大社会民众对更加优质更加充分教育资源的需求,把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支持新型职业人才培养壮大的主渠道,也作为人通过提升现代技能不断强化独立属性的重要措施。当职业人才对社会地位、公平正义、职业规划、行业前景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时,更需要现代职业教育发挥其独特功能强化作用。(节选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