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等奖!思政融入好丝滑
课程思政是教学比赛的一大要点,无论是什么教学比赛要求要有思政的融入。那如何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呢?今天就以往届的获奖视频为例,解析这些获奖教师是如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的。
引入真实案例与社会热点
通过引入真实案例与社会热点,不仅增强了课程的现实性和趣味性,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思考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加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关怀意识。
例如:《健康童鞋的数字化开发》中,老师通过引入“足邦邦关爱儿童”的真实服务案例,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完成一项技术任务,更是对社会、对儿童健康负有责任。老师强调:“在这个阶段就是最关键的黄金时期,我们一定要根据儿童的足部发育和骨骼生长的特征,来为小朋友完成半定制的健康童鞋设计。”这句话不仅是在传授专业技能,更是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数字芯片测试》中,在提到“卡脖子”问题时,老师巧妙地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元素。通过强调科技创新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性,老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强调职业道德与责任感
在课程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明确职业行为准则,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呼吸系统影像诊断技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次提到“医者精神”,强调作为医学生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提到肺癌影像诊断时,老师指出“我们作为医学生一定要弘扬医者精神,练就过硬的本领”,这既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是对他们未来职业态度的期许,体现了思政教育中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重视。
融入法治与伦理教育
现代社会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学生需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同时,伦理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选择能力,使其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例如:《智能视觉识别》,通过引入“人脸识别第一案”的新闻案例,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人脸识别技术是否可以应用于所有场景。这一讨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人脸识别技术适用范围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法治意识和隐私权保护观念。学生意识到,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尊重个人隐私权,不能随意滥用技术。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强调了使用个人特征信息时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指出作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开发人员,必须遵守伦理底线,做负责任的程序员。这种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他们在技术发展中保持伦理意识和责任感。
引导社会关怀与关爱意识
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学生能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情感智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凤凰村赶圩文化节矩阵营销》,在复盘汇报过程中,老师特别提到“树立我们服务三农的意识”,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体现。通过服务当地农户、推广农特产品等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技能,还深刻理解了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