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奖申报超强攻略,来看获奖作品怎么做!

158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教学成果指的是那些能够体现教育规律,具有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并对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教育目标有显著影响的教育教学方案。教学成果形式多样,包括教学实施的方案、研究的报告、教学材料、课程讲义、学术文章、书籍等。

申请教学成果奖项的可以是任何参与教育和研究的团体或个体,比如学校、研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这些奖项根据其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实现教育目标的贡献程度,分为国家级和省级(或部委级),并通常设有三个级别: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申报的教学成果应当经过至少两年的实际操作验证,而申请特等奖的成果则需经过不少于四年的实践检验。

一、教学成果培育过程

教学成果的培育以问题导向为基础,明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总结出实践成效。成果不是申报出来,是以理论研究和实践效果为基础,依托于实际的教育改革项目,以成果形成过程支撑,经过2年以上的研究和实践形成。

实践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成果的实践通常要包括研究探索、分析应用、成效评估、成效推广等阶段。成果的形成和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申报团队需要及时总结和提炼经实践沉淀下来的成果,还要及时总结与成果相关的论文、课题、获奖记录和制度建设等内容,这样在申报的时候就能更快、更全面地组织材料,形成完整的申报体系。

教学成果的培育应注重成效的推广。根据《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需要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同样,省级奖项的申报成果也应在全省范围内产生影响。成果的影响力是衡量其价值的关键。

此外,教学成果的培育很强调团队的重要性。个人申报教学成果奖(除论文、著作外)通常较难获奖。项目主持人不仅要具备研究能力,还应具备组织协调能力。研究团队的结构要合理,要有设计者和实施者,通常由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教育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更为适宜。

二、教育教学成果选题

选题是培育教学成果的第一步,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的优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课题时,要考虑其普遍性、可行性、紧迫性和时代性,确保课题的选择不仅能够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而且能够促进教育的长远发展和创新。

普遍性是指关注那些存在于教育层面的共性问题,共性问题体现出研究的必要性,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普遍适用性,能够被广泛复制和推广。以2022年获奖项目为例,天津大学的《“交叉融合、鼎新革故”机械大类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天大模式实践》(一等奖)强调跨学科融合,是高等教育中普遍关注的话题,大连理工大学的《“一体两翼,四轮驱动”的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一等奖),成果普遍适用于工程教育领域,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可行性是指选择那些学校和教师能够集中资源和精力去解决的问题,解决后能够对教育实践产生即时和具体的正面影响。2022年获奖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项目《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贯通大中小学的创新与实践》(一等奖)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大中小学教育的连贯性,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北京大学的项目《基于虚拟仿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地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二等奖),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成果对信息化教学改革有促进作用,方案可行。

紧迫性指的是那些长期积累的、亟待解决的,不解决就会影响学校和行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在2022年获奖项目中,天津大学的项目《面向国家急需的“四位一体”卓越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二等奖),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对于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选题直接对标国家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战略需求,显示出培养相关人才的紧迫性。武汉大学项目《面向国家需求的世界一流遥感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一等奖)针对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遥感领域的急需人才。

时代性问题主要体现为教育教学改革前沿问题,是新时代遇到的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2022年获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项目《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哈工大创新与实践》(一等奖)体现了新时代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新要求和创新方向。山东大学项目《新文科建设理论创新与山大实践》(一等奖)探索文科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教学成果总结报告撰写要点

想要在众多申报者中脱颖而出,获得教学成果奖,除了项目本身质量高之外,申报材料内容的精炼和专业性也是重要的因素。

(一)成果题目

教学成果的题目很重要,但这是很多团队会忽略的地方。成果的名称一定要凝练,简洁明了,易于记忆,除了符合申报规范要求(有方案、有实践、有成果)以外,须反映成果的教学理念、亮点特色和实践成效等内涵,展示成果对于职业教育核心问题的解决方向。

例如,2022年获奖作品《价值引领,知行合一: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中农方案”》(一等奖),这个成果名称简洁而富有内涵,反映了中国农业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核心价值观和教学理念。它强调了价值引领和实践与知识结合的教育模式,展示了学校在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方面的特色和成效。

(二)成果概要的撰写

在500字以内的概要中,要展现教学成果的精髓,有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成果起始背景

写成果产生的起因(基于理论依据、社会形势、政策法规和现实需求等),研究项目的依托(如标志性研究课题)、成果完成的标志(如教学改革方案及其展示形式),以及教学实践的启动标志。这一部分的描述是为读者呈现成果发展的完整过程和学术研究的严谨感。

2.成果主要内容

这是成果简介的核心部分,教学成果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教育发展规律、学校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内容要具备内在逻辑性、系统完整性,并且要切合实际,方法步骤科学合理,对策措施可行。简要介绍成果的主要观点、解决的关键问题、采取的方法和创新措施,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果概念。

3.成果推广和应用

简要列举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成效评价,包括人才培养成效、学术研究成果(如论文、著作)、推广应用成效(校内、省内、国内、国际的推广情况),以及成果对社会产生的广泛影响。

(三)聚焦问题

在申报书中,需要清晰地描述主要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聚焦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呈现更清晰地叙事逻辑,解决方案可以分阶段、有层次地展开,每个阶段都要有标志性的进展和成果。

(四)突出创新点

教学成果的创新之处应该具有独特性,能够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理念或做法,甚至能够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点的撰写可以分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方面来写。

理论或者理念创新包括提出新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或理念,或者在现有理论基础上进行拓展,以及提出针对职业教育特点的新观点。实践创新包括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比如方法、手段和路径的创新。例如,新技术方面的应用有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和物联网等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使用。

创新点的提炼需要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紧密结合。如果提炼的创新点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法,并提供理念、思路、方法手段以及技术支持,这样的创新点会更有说服力。

(五)成果应用与学生发展

教学成果奖的获得,关键在于成果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变革和教师的发展。简要介绍教学成果在其他院校的推广能力、学术界的影响、国际间的认可度以及对行业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在展示这些成果时,突出其综合效益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尤其是那些对特定行业、专业领域或社会整体产生显著影响的成果,这些是关键点,要清晰地展示和列举。

以上是全部内容了,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发布于:2024年09月30日 11:50:5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