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比赛这样备赛,获奖真的不难!

30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参加教学比赛的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投入度,他们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但是,由于缺乏比赛经验和专业指导,他们所准备的材料往往质量不高,导致后期的修改过程很麻烦。想要提高教学设计质量,我们可以借鉴往届获奖作品的特点。


一、比赛选题


结合经验来看,在选题时,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一)适度的难度选择


由于比赛时间有限,选择过于简单或复杂的内容都不太合适。在挑选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其难度和容量,建议选取一个教学单元,其教学时长控制在12到16学时,尽量不要超过16学时。


(二)能力培养的重点


无论是公共基础课程、传统的讲授型专业课,还是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课程,都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在确定主要的教学能力点时,要避免选择过多或过于分散的能力点,集中精力在一节课中实现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显著的学习成果。


(三)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合理运用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更名前是信息化大赛,名称变更后,考察教师的能力更加全面,但信息化应用能力依然是评价教师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重考虑那些信息化资源丰富、易于应用信息化手段的课题。


对于那些纯理论或概念性较强的内容,如果强行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等信息化工具,可能会显得过于形式化,教学效果也可能不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那些能够便捷地融入信息化手段的教学主题,这有助于提高获奖的可能性。


内容图片


二、教学策略


有言道:“思路决定出路”,教学策略是教学实施的指南,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参赛者需要多下功夫。在设计教学策略时,通常有以下方面要注意:


(一)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思考、观察、表达、实践和身体活动等方面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课堂才能变得生动和有效。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一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力和形态自然会发生积极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在教学设计中,重点和难点是必须攻克的关键问题,它们应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教师需要在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重点和难点上下功夫,这不仅是课堂结构设计的需要,也是学生能力培养和展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如果关键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课堂的整体质量将难以提升。


(三)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旦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就必须围绕实现这些目标展开。无论是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工具,还是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所有这些都应该紧密围绕如何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进行。学生学习效果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学习效果的体现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整个教学设计都要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内容图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计划的精髓,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指标。尽管教学有一定的方法,但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关键在于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的实施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一)教学环节设计有特色


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步骤。教师在设计这些环节时,要展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确保教学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主线。无论师生之间的互动如何,都应该能够灵活控制,让教学环节紧密相连,逐步深入。同时,教学环节的命名应简洁精炼,且尽可能对仗工整。


(二)教学方法选择要合理


在完成一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要适度,不要太多,应注重其合理性和效率,而不是数量或花哨。不同的教学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呈现,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三)自然地融入各类教学标准


高职教育要服务于社会、行业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发展,围绕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岗位能力培养来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自然地融入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标准等,这些标准的融入要既自然又贴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浑然一体,避免生搬硬套,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中教学,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


以上是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备赛方法,请查阅众师云社区。

发布于:2024年08月30日 13:56:3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