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BOPPPS教学模式,让任务驱动教学焕发新意

60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框架,它将教学活动划分为六个核心环节: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以及总结。模式为解决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标模糊、课堂活动单调、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反馈延迟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但是,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将BOPPPS模式与具体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本文将分享如何将BOPPPS教学模式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融合。

一、课前预学:在课前,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本次课的预学任务,并明确告知学生将在课堂中进行测试,检测预学成果,测试成绩将纳入教学评价范围,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导入阶段:下发任务

教学初始阶段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热情,引出本次课的教学任务。

教师要设计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比如引案例、当前热点行业技术等,通过情境创设引出本次课基础原理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三、目标阶段:明确任务目标

教师结合学情分析、课程教学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本次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并在讲授新知识前,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本次课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让他们牢记任务目标和工作标准。

四、前测阶段: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发布在线小测,测验学生课前对课程的预习和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否足以支撑项目的进行。随后详细测试中存在的普遍性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知识。

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下,带领学生分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构思项目的初步解决方案。

五、参与式学习阶段:实施任务

这部分是BOPPPS课程设计的重点与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以学习任务为主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并进行成果展示。教学步骤如下:

1. 任务准备:教师提供学习任务单,再次强调学习任务和要求,确保每组学生都明确了任务的具体要求。

2. 任务实施:各组学生根据任务单的指导进行小组讨论,明确各自的职责,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进行实际的任务操作。在项目实施程中,学生需要拍摄视频并上传至网络平台。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监控每组学生的学习进度,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进行评价。对于进度较慢的小组,教师要提供额外的辅导。

3. 汇报展示:学生代表将对本组的方案设计和成果进行汇报。其他完成相同任务的小组将进行点评和补充。最后,教师将对各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疑问,要求学生将完善的工作方案提交到教学平台。

六、后测阶段:检测学习成果

这个环节主要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课堂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工具进行简单的选择题、是非题等知识理解型题目测试,分析学生是否达到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另外,对照项目任务和工作标准,开展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点评。

学生自评:让学生完成在线自评打分,同时在小组内口头总结实操过程的收获与反思。

学生互评:学生根据观察和现场发言讨论情况,进行交叉评价打分,并现场公布结果。

教师点评:根据学生口头汇报和评分初步判断学习效果,点评学习效果,提出后续建议。

七、总结阶段:

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延伸出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为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做好准备,并发布课后作业和拓展性学习任务。

成绩评定:依据学生前测和后测成绩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判定本次实操的最终成绩。

反馈指导: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并给出指导建议,线上答疑。

以上是全部内容了,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内容图片

发布于:2024年08月27日 16:21: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