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创新点足、步骤详细、易于上手的教学模式

17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在传统讲授法主导的课堂下,许多课程的教学重点往往放在了知识的灌输上,而较少关注技能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以下挑战: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繁多,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却相对匮乏;课程内容倾向于理论性,对实际应用的探索不足;学生多数时间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机会。这些情况使得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规划难以为学生有实际价值的实践体验。


为了解决课堂中实践和互动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并结合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来改进教学方式。BOPPPS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并能够及时提供教学反馈,它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激励,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创新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图片


一、课前教学


课前阶段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展开,包括学生自主预习以及预习成果检测,对应的是BOPPPS教学模式的引入、目标和前测三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Bridge-in)


该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他们关注课程的核心主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并帮助他们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体系相连接。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的2-3天,在线上教学平台上传课程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源、文本资料等,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主预习。还可以引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活案例、时事热点、学生参与的各类竞赛项目、本专业领域最新科技科研成果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目标(Objective)


在课前,教师需要制定好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标准,可以通过文本形式在教学平台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预学前就知道本次课要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评价,这样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的学习行为有意识地向评价标准靠拢,提高教学效果。


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中的讨论模块或QQ群等,提出与本次课高度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三)前测(Pre-assessment)


该环节主要是检测学生的预学成果,为后续的教学活动调整提供依据。在预学时间结束后,教师可以在平台上给学生推送相关测试题,一般来讲,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前测方法:第一种是客观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等;第二种是主观题型,如问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通过这样的前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和评价奠定基础。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通过线下面授形式展开,主要对应的是BOPPPS教学模式的参与式学习环节。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学生通过互动和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与实践,以此提升学习成效。


课堂教学可以从分析前测情况,讲解前测中存在的共性难点开始,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随后从前测问题讲解自然过渡到本次课的关键知识点和难点的讲授和示范。在讲解时,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教师知识讲授完成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形式,就课程中的相关问题或情境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并分享自己的见解或经验。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对发言情况进行点评、讨论和补充,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随后就是实践环节了。让学生通过项目制作、模拟实验、微课设计等实践活动,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具体的任务或创作,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和同伴互评的方式对实践成果进行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一部分。


三、课后教学


课后教学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展开,包括对教学成果的检测和反思总结两个内容,对应BOPPPS教学模式的后测和总结两个环节。


(一)后测(Post-assessment)


后测是为了评估学生对本次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并为最终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实施步骤如下:


1. 设计与前测相似或一致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学生在线完成并提交,然后与前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学习进步情况。


2. 利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问卷,收集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估、同伴间的互评以及教师的评价意见。


3. 发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建议征集、意见反馈和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建议和反馈,以优化后续教学。


(二)总结(Summary)


本环节的目的是回顾和巩固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学习目标,强化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认识,同时拓展课程的应用范围,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应用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课程总结:


1. 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一份精炼的课程内容概要或者思维导图,要涵盖本次课程的主题、目标、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在线阅读并复习。


2. 教师在教学平台上提供与本次课程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拓展资料和参考资料等,让学生在线下载或浏览,以便他们能够进行更深入或更广泛的学习。


3. 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与本次课程内容相关的思考题、延伸题等,鼓励学生在线回答或提出解决方案(可将讨论参与度纳入课程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参与度),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在线交流和互动,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应用。


以上是全部内容了,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内容图片

发布于:2024年08月27日 16:21:0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