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比赛一等奖教师都是这样融入思政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比赛,如果没有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内容基本上都不会有晋级的可能。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挖掘思政元素倒不难,只是,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而不显得生硬却是一个大问题。今天这篇文章就通过鉴赏往届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教师的课程思政融入方式,来给大家讲讲课程思政到底应该如何融入!
1.融入职业道德与素养
职业道德与素养几乎可以说是全课程通用的思政元素,在课程中融入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相关的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明确本专业职业的职责与规范,增强对职业行为准则的认识,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为她们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2021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国赛一等奖作品《动力驱动系统检测维修与故障诊断》为例,在教案4“驱动电机冷却水泵更换技能大比武”中,教师通过开展驱动电机冷却水泵更换技能比武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通过点出不同小组存在的扣分点内容,强调了在车辆技术操作中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习惯。这不仅是对学生课程技能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学生职业态度的要求,让学生培养对工作高度专注和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
2.融入法治教育与伦理道德
法治教育与伦理道德同样是当代社会所提倡的重要观念,在课程中融入法治教育与伦理道德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法律常识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能够基于伦理道德的理解做出正确的选择。

以2021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一组国赛一等奖作品《智能视觉识别》为例,在教案3“单一人脸识别”中,教师通过提出“人脸识别技术是否可以应用于所有场景”这一问题,并引入了“人脸识别第一案”新闻,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从而引出了使用个人信息时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三原则,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名人工智能开发人员,要遵守伦理底线,遵循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法律意识和伦理意识。
3.融入社会关怀与责任
通过在教学中融入社会关怀与责任意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她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公共事务参与的意思,有效学生的增强社会责任感,也能激发学生的同理心与集体意识。

以2021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一组国赛一等奖作品《凤凰村赶圩文化节矩阵营销》为例,在教案八“展示点评 农特产品组复盘汇报”中,教师在播放了凤凰村村户对学生小组工作的反馈视频后,特别点出了关于“服务三农意识”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继续投身到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实践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乡村振兴的使命与担当。
4.导入真实案例与热点
在教学中导入真实案例与热点来作为思政融入的方法是非常经典且好用的,通过讲述真实的案例及热点,能够有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了解案例的同时有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能借助案例融入符合本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一举多得。

以2021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国赛一等奖作品《正常分娩期妇女的护理》为例,在教案5“授新课环节教师规范示教”中,教师就通过引入热点新闻《错换人生28年》,来讲述作为一名助产士,给新生儿系手脚腕带表明身份的重要性,也让学生意识到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把控每一个细节至关重要,理解护理工作的严谨性和职业责任感。
此外,教师还指出学生在护理新生儿时出现了棉签数量过多的问题,从而引入我国医疗垃圾的产量高达80万吨的案例,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爱护、美化环境,减少浪费,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以上就是关于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案例融入课程思政方式介绍的全部内容了,想了解更多有关教学能力比赛或者课程思政的内容,欢迎在众师云社区页面搜索查看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