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称其为教学比赛获奖必备教学模式的天花板!

40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选对教学模式,在教学比赛中就离获奖不远了!只是,ADDIE、BOPPPS、翻转课堂这些教学模式,教学比赛的评委已经见过很多了,要想引起评委的注意,我们不妨调转方向,尝试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个高校教师必备的创新教学模式——SAM教学设计模型。


内容图片


SAM(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Model)模型即持续性接近开发模型,它以三个阶段为主轴,分别是“设计”“开发”和“评估”。“设计”阶段就是建立一个清晰的教学框架,为接下来的开发和评估阶段奠定基础。“开发”阶段则是在设计阶段的基础上实际开展设定好的教学计划,并设计和制定与预定的学习目标和评估计划相关联的教学活动资源。“评估”阶段则是双向的,教师要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则要针对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留言反馈。

 

但光使用这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我们还需要结合另一个教学模式来与它形成互补,比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那么,以《数字测图》课程为例,结合了SAM教学设计模型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复合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如下:


内容图片


一、课前设计阶段(线上)

教师活动:

1.根据《数字测图》课程标准,明确本次课的三维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比如掌握地形图的组成、比例尺、地物、地貌的概念,能正确使用图式,正确识读地形图等;

2.在元助教发布课前调查问卷,组织学生在讨论区进行讨论,了解学生的先验知识、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

3.设计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并上传至元助教,设计知识图谱或任务单,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比如与《数字测图》课程相关的数字教材、微课视频、音频以及动画等,并准备好线下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如全站仪、GNSS-RTK);

4.根据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讨论反馈以及学习数据,预测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来解决。


内容图片


学生活动:

1.查收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调查问卷;

2.根据知识图谱和任务单进行课前预学。预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

内容图片


二、课中开发阶段(线下)

教师活动:

1.采用元助教平台投屏展示学生的预学数据,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导入,概述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2.根据之前设计的教学策略,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讲授本次课的理论知识,并适时引入案例和小组讨论等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组织学生使用全站仪和GNSS-RTK等仪器设备,创设情境进行实际操作,比如使用全站仪进行某地区的数据采集,教师全程巡堂指导;

4.学生操作结束后,组织学生小组上台展示本组操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使用元助教进行教师评价、组间评价和生生互评,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

1.观看预学数据,明确存在的问题,了解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2.听取教师讲授,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学习本节课的理论知识;

3.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的实际操作,锻炼专业技能;

4.展示本组操作情况,汇报存在的问题,并对本组成员和别组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内容图片


三、课后评估阶段(线上)

教师活动:

1.布置课后作业和调查问卷,评估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情况;

2.结合学生的课前预学、课中表现和课后作业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

3.通过学生的调查问卷反馈和评估情况,诊断课程质量,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改进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

1.完成课后作业并上传至元助教平台;

2.完成教师发布的调查问卷,反馈对本次课的具体意见;

3.根据教师的评价,反思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


内容图片


以上就是关于以《数字测图》课程为例的结合了SAM教学设计模型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复合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的全部内容了,想了解更多有关元助教的内容,欢迎搜索众师云,进入元助教页面查看!


发布于:2024年08月22日 17:40:0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