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赋能教学,是信息化时代教师必备技能
从最初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如今的智能化、网络化教学,信息技术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工具转变为教学实践的赋能者。
如何正确应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让它们不再停留在表面层次的软件、平台、系统的使用上,而是内化为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活动实施的有效助力,是老师需要探索的目标。
技术赋能教学的核心在于以需求为导向,让技术服务于教育实践。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将信息技术视为一种辅助工具,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目标的具体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技术不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基于融媒体资源的辅助式教学,是技术赋能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融媒体资源包括了数字化教材、网络课程、教学视频、虚拟实验室等多种形式,这些资源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更新迅速等特点。
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老师更加生动形象地讲解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迁移应用。
例如,在物理专业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来模拟实验过程,让学生在计算机上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这种基于融媒体资源的辅助式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基于工具、软件、平台的互动式教学,则是技术赋能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在线教学平台、互动工具层出不穷,比如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即时通讯工具、互动白板等。这些工具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老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布置作业、组织讨论;学生则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提交作业、参与讨论。这种互动式教学不仅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让教学更加灵活多样,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工具元教材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元教材的讨论区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想要让技术真正赋能教学,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技术赋能教学需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技术应用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实施。
例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工具,比如在线实验平台、创新设计工具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同时,技术还可以为教学评价提供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持,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结果,老师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技术赋能教学还需要关注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活动的实施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技术应用的主要场所。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独立存在。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复习中,学生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巩固和拓展知识。同时,技术还可以为师生互动提供便利,如在线问答、讨论区等,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