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融入课程思政的9个方法,每一个都很有用!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本文总结了九个课程思政融入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设计,提高思政育人成效。
一、探讨道德困境与伦理问题
每门课程都或多或少涉及道德和伦理问题。老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探讨这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伦理意识。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个人行为、社会责任、公共利益等方面。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道德立场,增强道德意识。例如,在法学课程中,可以讨论“安乐死”是否合法、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法律、伦理、医学等多角度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入思政案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引入相关的具有代表性和时效性的思政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是历史上的著名事件、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或身边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思政知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经济学原理时,可以引入“供给侧改革”的案例,分析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三、分析文本与价值观
在分析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等文本材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背景,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例如,在文学课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可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主题、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引导讨论和辩论
讨论和辩论是锻炼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和辩论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取他人的观点。互动过程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让他们学会理性思考和尊重他人,培养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五、与时事热点结合
将课程内容与时事热点相结合,是课程思政融入的有效方法之一。老师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将课程内容与当前的社会问题相联系,增强课程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例如,在新闻传播学课程中,可以引入“网络舆论引导”的内容,结合网络上的舆论反转事件,分析网络舆论的特点、影响及其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关注网络空间治理和舆论生态建设。
六、社会实践与调研
社会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调研活动,是课程思政融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加深他们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或者组织学生开展社区调研项目,让他们了解社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性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案例与思政教育
老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选取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这些案例可以是成功的创业故事、典型的职业道德案例等。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学生可以了解成功背后的艰辛付出和道德坚守,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例如,在商业管理课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成功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分析他们的成功经验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
八、个人成长与思政教育
将个人成长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是课程思政融入的内在要求。老师可以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思政教育的滋养和启迪,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九、建立师生互动平台
师生互动平台是促进师生交流、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向老师请教问题、分享心得。这不仅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信任,还能让学生在互动中受到师德的熏陶和感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上是全部内容了,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