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考古新发现:三千年前的城市规划已经这样了!

49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了一项考古新发现——在三星堆遗址中,建筑基址和手工业作坊的分布、朝向呈现出了明显的规律,并且新确认了三星堆古城的水门、城门等重要设施。这一新发现不仅让我们对三星堆古城的布局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还揭示了距今三千多年前这座古城已具备了相当成熟的城市规划。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自上世纪初开始,这里就不断有惊人的考古发现,每一次都让世人对古代文明的认知有新的突破。


三星堆遗址意义重大。2023年7月,总书记在四川省德阳市考察三星堆博物馆时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


内容图片


此次考古新发现表明,早在三千多年前,蜀地就已经有了清晰的城市规划。建筑基址排列有序,手工业作坊分工明确,且它们的朝向都遵循着某种特定的规律,这种规划性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利用。


虽然目前还没有现场图片或者视频,但是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民居建筑是沿着特定方向排列的,形成一条条笔直的街道,而手工业作坊则分布在街道两侧,与居住区相互依存。那么这种规划方式就很便于手工业作坊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能够保障居民生活的便捷与安全。同时,这种规划还体现了古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让古城内的空气流通、水源充足,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除此之外,手工业作坊集中在城市的特定区域,形成了功能分区,这也体现了古代城市规划中的功能分区原则。让人惊讶的是,这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之前形成的,也就是早于华夏文明的诞生。


更令人惊叹的是新确认的水门、城门等设施。这些设施的存在进一步证明了三星堆古城已具备完善的城市防御体系。水门作为古城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防御设施,不仅能够调节城内外的水流,保持水上交通畅行,还能在战争时期起到阻挡敌军进攻的作用。而城门则是古城的重要入口和出口,通过设置城门并配备守军,可以有效防止外敌入侵。这些设施的完善体现了古人对城市防御的重视和智慧。


内容图片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神树、面具等文物,让世人直观感受到了古蜀文明的发展的高度、独特性以及神秘性。陶盉、玉琮、青铜尊罍等文物又无不显示出古蜀地区与中原及周邻地区间文化因素的相互影响,生动地展现着文化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历史过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挖掘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三星堆遗址的探秘,如今其城市规划基址的发现,让世人探寻的目光又清晰了一些。“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更多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三星堆遗址为世人揭开。

发布于:2024年07月24日 17:00:0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