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适应性提升:生态学视角下的教育策略

21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当前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专业群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适应性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本文将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专业群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增强专业群的适应性来促进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对专业群内部结构、外部环境以及与产业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一、专业群的生态学解读

 

“生态的观点,从根本上说就是生命的观点、有机的观点、自组织的观点、内在关联的观点。”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学校组织是一个生态有机体。其中,专业群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开放的体系,呈现出递进、互动的层次特征,在深度、广度上也不断拓展。第一层为专业群内部,包括组建专业、师资、课程、教学活动、实训资源等生态因子,会对专业群结构、行为及结构等方面产生影响。第二层为专业群,是多个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专业组织集合。第三层为专业群群落,是多个专业群的集合,或在空间上具有集聚特点,或在外部环境依赖上具有相同的需求,专业群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资源流动过程中可实现共享互补、协同进化。第四层为专业群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内专业群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之间借助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互相联系。高职学校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龙头及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等形成整体,通过师资能力提升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等平台推动信息流动、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知识生产,促进整个专业群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二、专业群适应性的基本内涵

 

从生态学理论来看,专业群适应性的内涵需要涵盖三个维度:

 

一是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单元,专业群必须基于“人才培养”的逻辑去适应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发展诉求,促进受教育者可持续的终生发展。这需要充分调研生源的特征,明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成长愿望,建立目标知识网络,创新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职业立交桥。这个教育过程应覆盖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贯穿于受教育者的多个职业变迁阶段。

 

二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与社会劳动分工息息相关,专业群建设必须基于“工作体系”的逻辑去适应经济领域的产业群、企业群和岗位群,以满足产业升级改造的人力资本需求。“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是工作体系,它是职业教育之所以为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因。”增强专业群适应性要从工作岗位的能力分析入手,探询蕴含其中的技术和知识逻辑,以建立产教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等来确定培养规格、层次、规模等信息要素,并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改革育人方案等举措予以保障。

 

三是作为一种组织生态系统,专业群必须基于“内在成长”的逻辑去适应学校的办学传统、特色及文化基因。“组织形态来自文化信息的制约性价值,这些价值是决定组织结构的蓝本、定义和模型。”增强专业群适应性必须根植于区域产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土壤,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和功能要素,与环境相互作用。专业群具有改变自身环境的能力,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生、技术创新及专业群群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活动等行为对产业发展等外界系统产生一定反作用。


内容图片

 

三、生态思维下增强专业群适应性的路径

 

“教育生态分析是一种注重全面联系、突出整体价值和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研究方式。”运用系统性思维、平衡性思维、价值性思维等生态思维去思考,专业群要坚持开放共享、竞合共生、协同创新,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动态平衡、自我调节的系统,推动专业群生态系统随着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而不断调整结构和功能,并在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中与环境协同进化。

 

1.遵循系统性思维,推动专业群建设的开放共享

 

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结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率与创造力的重要前提。专业群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树立开放共享的理念,不断地与环境中的其他组织进行信息和资源的互动交换,从而获得生存与发展。专业群的系统性建设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处理好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专业群既从外部获取生存和发展的师资、经费、政策、企业资源等各种物质和信息,又通过自身结构的变革和完善来拓展功能,输出高质量技能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能量,在这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中形成生态价值链,为师生个体、专业群、学校和社会创造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群尤其要重视从企业获取物质和信息,如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与企业技术骨干、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等共同研讨岗位群、职业群等能力结构,从而优化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处理好系统与因子的关系。在专业群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均发挥自身功能,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服务学生,学生要学会知识技能、成人成才。因此,专业群组织决策者要积极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不同专业教师的知识共享和信息流动,深化“三教改革”,并积极引入企业因子参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实训资源共建和专业群治理,整合校内外各类办学资源,将所有生态因子的正向功能激发和集聚起来,打造共享、创新、学习的组织文化。


内容图片

 

三是处理好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从宏观层面看,专业群生态系统主要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影响;从微观层面看,专业群生态系统主要受区域产业变革、企业需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决策等影响。因此,高职学校在设计专业群建设方案、课程体系、组织文化、制度供给时,要全面考察各种环境因素,从系统观出发定位专业群在本校、本省乃至全国高职领域的地位和价值,并通过组织变革来激发各生态因子的活力,实现组织整体能力的跃升。新职教法为职业教育今后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可探索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人力资源供给等职能部门,协同本土产业领军企业、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共同研讨解决专业群建设上的共性痛点、对接区域产业链的联动难点等,从而在推进区域性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战略意识和大局意识,形成更宽广的视野、更清晰的思路、更系统的设计,为综合部署、分类推进、整体评估等打好基础,逐渐扭转当前专业群布局上的零散、设置上的同质、规模上的失衡、对接产业链上的断裂等局面。

 

2.遵循平衡性思维,推动专业群建设的协同进化

 

专业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需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对专业群的需求以及职教系统内部的发展不断打破旧平衡、发展新平衡,从而保持专业群生态系统的旺盛生命力。专业群、专业群群落等各生态层都要打破传统的组织边界,通过不同类型的竞争与合作,推动技术流动、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创造出新的价值,实现自身与环境的协同进化。

 

一是聚焦岗位群,激发内源性动力,推进结构上的平衡。对接企业不同岗位群的能力结构和知识要素,专业群要根据区域产业的发展规模、技术含量及知识逻辑来确定人才需求的规格、数量和素质等元素,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推动群内各专业在课程组织这个基础载体中确定各自的定位、分工、着力点和增长极,利用各自特色、学科基础、校企合作优势、实训资源等建立分工协作的关系,实现相互学习、交叉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尤其是在当下的智能化时代,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更加全面,提出设计创新、实践操作、技术工艺、团队管理等多元化能力的诉求,这就要求各专业在课程建设、技术创新、组织治理、对外服务等方面进行协同与融合,并通过制度设计促进组织结构上的平衡,激发各生态因子的活力,从而实现协同进化,各专业的特色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在专业群治理效应中得到整合提升,增强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主动调适能力。

 

二是对接产业群,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推进功能上的平衡。专业群是为服务区域产业变革而生,具有一定的“地域根植性”,不同高职学校的专业群因地缘、业缘等紧密联系起来,镶嵌于相同或相近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中组成不同的专业群群落。在一定空间中,如果相同的专业群过多,不仅导致同质化功能过剩,而且容易出现“生态位重叠异常”现象,加剧对政策、经费、企业等办学资源的争夺。因此,在专业群群落层面,高职学校之间要加强沟通,树立“竞合”理念,根据本土产业链发展的特色需求制定专业群差异化发展战略,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服务等方面的多种合作。同时,不同高职学校建立相似专业群之间的衔接机制,构建区域专业群对接服务产业链图谱的网络,促进各专业群既错位发展,又融合渗透,共同推动区域内产业资源、教育资源等的优化配置,努力扩大对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区域专业群的整体服务能力。


内容图片

 

三是立足新变化,实施持续性变革,推进动态上的平衡。专业群的进化具有过程性的特征,这不仅体现在组建、成长、壮大、成熟、进化、衰亡的生命状态变化上,也体现在专业群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中。高职学校在建设专业群的过程中,要树立一种动态性思维,重视与环境彼此交互所产生的新变化,不定期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形势及企业改革动态,及时反省建设思路,持续性调整建设重点。高职学校要着眼于中高本贯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优化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组织结构要素。从知识源的识别分析到知识点的采集选取,从知识网的搭建到课程群的集聚,从专业群布点到区域专业群群落辐射产业需求面,都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专业群内专业的准入与退出、专业群的培育与取舍等决策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在动态变化中寻找战略转换,在稳定有序中实施组织变革,累积、整合和内化人才、经费、信息和关系等各类资源,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在互动转化中抓住机遇、实现发展。

 

3.遵循价值性思维,推动专业群建设的长远发展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价值。杜威说过“教育即生长”。教育过程是人自主建构意义世界的过程,是人的生成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师生是专业群建设的主体,专业群是高职学校师生开展学习、工作的重要场域。高职学校需要以促进人的生长为价值指向,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平等师生对话关系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发现和创造,在求知过程中追求德行至善,培养精益求精、潜心钻研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职业精神。通过建立考核评价弹性化机制,建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组织文化等来引导教师想创新、重创新、爱创新,让教师在教学相长、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重构自我,增强组织认同感。

 

二是面向就业市场,提升经济价值。高职学校要强化市场意识,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引入企业现场真实案例,改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情境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等培养模式,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职场中具备核心竞争力,促进人力资本的增值增效。在培养规格上,高职学校要推动技能人才从“产业工人”向“知识工匠”角色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培养规模上,高职学校要通过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等途径积极参与企业员工培训、退役军人学徒制培养、新型农民能力提升等项目,拓展办学空间,努力提升区域人力资本的数量、层次和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质优量足的人力资本。

 

三是服务国家战略,提升社会价值。教育通过劳动力生产和科学技术生产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正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列入“双高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是我国职教领域的“领头雁”,肩负着支撑国家战略的历史重任。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对标“双高”,以服务科技强国、数字中国、乡村振兴、人才强国等国家战略为导向,主动在国家战略的地方执行层面找准坐标,立足办学基础,树立开放思维,优化建设思路,厚植发展优势,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对区域产业的支持度和社会贡献度。例如,为服务制造强国战略目标,高职学校要根据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着力建设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发布于:2024年07月11日 17:14:2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