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教学理念与实施策略
能力本位教学是围绕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思想。它以全面分析职业活动中从业者的活动内容、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供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思想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能力的培养,强调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是职业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特点的反应。
一、能力本位教学理念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明确化
首先,能力本位教学目标对培养人才的定位明确,即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具有某种职业岗位能力,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次,教学目标表述得确定详细、具体、可测量,是否达到,一目了然。
(二)教学内容模块化
能力本位教学要求打破学科体系界限,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按照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重组,构成不同需求的模块,强调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一项任务常常涉及多个学科,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学完一项内容,学习者就能完成一项职业岗位中的工作任务。
(三)教学组织个别化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为个别化的教学组织提供了可能。每个学习者在学习前,都可以参阅标准的大纲和以此确定的学习内容,把其中自己已经了解和掌握的部分提取出来先进行考核检查,考核通过后便可把该部分内容从标准大纲中划除,不再重复学习或培训。此外,也可以从标准内容中补充进自己尚需要补充的内容,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需要。在同样一个学习培训目标下,每个学习者由于个体条件基础的差异,可使用不同的实施大纲和完成不同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客观化
能力本位教学需要建立起详细具体的目标体系,包括综合目标、专项目标、层次目标和单元目标等。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个阶段都根据目标进行考核和管理。学习者可以及时得到反馈,调整学习活动。
二、能力本位教学理念的运用
实施能力本位教学,共分五个步骤进行,即分析职业能力、确定能力标准、设计职业课程、采取灵活教学方式、进行能力评估等。其核心是相关能力的确定和解析,即确定能力标准。具体包括技能操作评定标准的制定、能力领域的选择和单项技能的解析。
(一)分析职业能力
分析职业能力是实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一个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Competcnce)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skill)并加以分析。谁来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一般是由一个专门委员会完成,其组成成员由在企业长期从事该项职业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足:确定所要分析的职业工作及其工作结构;确定职业工作的各项职责和工作任务;说明履行工作职责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以及执行工作任务所需的专项能力;对所确定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委员会的成员可采取个人面谈、问卷调查、岗位观察和工作描述等方法获取有关信息。应注意对职业活动中所需职业能力的全面分析,不能只停留在操作技能方面,还应包括知识、态度以及构成人素质的各种能力。
(二)确定能力标准
依据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一些国家确定了各自的国家能力标准。所谓国家能力标准,指的是按照就业中所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所必须执行的工作任务,就其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以及这些知识、技能的应用所作的明确说明。各国的国家能力标准通常有一个统一的表述格式,以确保各行各业制定的国家能力标准的一致性和全面性。英国的国家能力标准由能力单元、能力要素和操作标准三部分组成,而澳大利亚的国家能力标准则由能力单元、能力要素、操作标准、适用范围和检验情境五部分组成。能力标准的格式是以能力单元为基础的,它说明履行各职业工作中的主要职责、任务和专项能力群;能力要素是该能力单元的基本构成组块,它进一步说明该能力单元中的各主要职责和任务,完善和补充说明能力单元项目中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操作标准详细说明履行工作职责所要求的各项操作技能等级,包括履行专项能力所需的主要技能、决定性环节和相关的工作态度等;适用范围说明该能力单元适用的职业范围;而检验情境则是说明对学员进行能力评估与检验的情境。国家能力标准的确定,可以使国家具有统一授权认可的标准,并可据此制定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设计职业课程
职业课程的设计通常是由企业家和技术专家参加的以教育专家为主体的专门委员会来完成,依据国家能力标准,遵循适应性、综合性和层次性诸原则,运用教育领域内系统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等重要成果来进行。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对职业课程内容的确定通常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必须考虑五大问题:一是课程内容怎样和能力标准相联系;二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三是课程如何适应整个职业教育模式和教育过程;四是学员的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和居住地区及其对课程设置的影响;五是哪些部门应参加课程设置工作。第二步是了解组织整理课程应包括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必须考虑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学员在不同学习环境里应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去实现学习目标;二是学员要掌握哪些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以适应将来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环境;三是用哪些参数可确定专业知识的深度和范围,使学员掌握履行工作职责中所需要的技能,包括工作技能、管理技能、处理意外情况技能和适应工作环境的技能。第三步是确定课程结构,其关键是如何使学员迅速有效地达到能力标准,必须考虑的问题有:如何在课程设置中组织和归纳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怎样确定课程中包含模块的名称、数量、模块之问的联系及其在课程中的位置;审核模块的结构是否保持知识的完整,是否强化学习,是否对实践技能有足够的训练,是否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识和技能相结合、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第四步是写出模块说明,主要说明项目有:模块的整体目标是什么,它与其他课程及能力标准怎样联系;模块的学习目标和评估标准是什么,学员在其学习环境中掌握哪些知识,可表示他们达到了学习目标;学员在什么条件下学习和接受评估;评估各课程学习结果的最好方式是什么,几门课能否同时评估;最有效的教学培训实施模式是什么;模块还包含哪些知识和技能等。
(四)采取灵活教学方式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力图使人们能够从人生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水平与方式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并可在这一体系中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取得所需要的职业资格,直至最高职业资格。因此,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努力在学习成果的认可和职业教学的方式诸方面追求灵活、开放。
在教学的方式上,强调职业的需求和学员在学习过程巾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最大限度地个性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学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如个人自学、小组或班级学习、全日或半日学习;可以自定学习计划,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员可以对模块课程进行取舍和组合,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学习进度,不必担心自己赶不上别人或等待别人一起学。一个学员一旦掌握了一种技能,马上就可以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学习,克服了传统职业教育以同样的速度、发相同的教材、按相同的进度去学习的弊端;可以在教师评估前,先进行自我学习效果测定,不会造成考前精神上的压力。这种方式增加了学员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学习过程中不但获得了求职的本领,而且掌握了学习的策略(目标、途径和方法),后者将使学员在终身教育中受益无穷。在学员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转变了角色,从一个单纯的信息传播者转变为学员学习的管理者、促进者。
(五)进行能力评估
知识、理解力和技能的最佳习得途径足实践,并且最终要体现在实际应用的情境中。知识和理解力的内在构造也只能从可观察的行为中推断H{来。因此,对职业能力进行评估,就必须采取可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进而推论出学员的能力水平。在评估方法上,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采用标准参照,而不是常模参照。评估是按照预先确定的国家能力标准来进行。学员在开始学习时,就知道评估标准,使评估的标准客观公正。与职业能力的“输入”模式与“输出”模式相对应,对职业能力的评估亦需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收集证据。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