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革新:"三寓三式"让学习更生动
“三寓三式”知识图谱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其内涵丰富且深刻。“三寓”即“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分别对应着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三式”即“专题嵌入式”、“画龙点睛式”、“元素化合式”。“三寓三式”知识图谱通过用明晰的图形化元素来呈现出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结构关系。本文将以计算机科学科学专业为例,为教师具体阐述如何运用“三寓三式”知识图谱来将思政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一、深化课程设计与内容融合
1. 寓道于教
在计算机科学课程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技术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技术背后的伦理问题、社会影响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深远改变。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讲解AI技术的伦理边界、隐私保护、社会责任等内容,增强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困境、智能推荐系统的信息茧房效应等,让学生认识到技术发展的双刃剑特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寓德于教
在编程实践、算法设计等专业技能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将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和持续学习等德育元素融入到训练者。通过项目合作、代码审查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体验诚信编程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同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开源项目,培养其开放共享、持续贡献的职业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职业道德教育模块,通过讲座、讨论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认同。
3. 寓教于乐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学习、在线编程竞赛等趣味教学手段。通过组织编程马拉松、算法挑战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提升编程技能,体验编程的乐趣。同时,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1. 专题嵌入式
教师可以结合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特点,将思政元素以专题形式嵌入到课程教学中。例如,开设“网络伦理与信息安全”专题课程,通过讲解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或者可以根据课程需要,灵活设置其他专题,如“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人工智能的社会责任”等。
2. 画龙点睛式
在专业课程的关键知识点上,教师可以适时引入思政观点进行点睛之笔式的讲解。比如,在讲解算法效率时,除了介绍算法优化技巧外,还可以强调优化算法对于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思政内涵。
3. 元素化合式
元素化合式是指将思政元素与计算机科学知识有机融合,形成新的教学案例或项目。以软件开发课程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项目任务,如开发辅助残障人士生活的应用软件、环保监测系统等。通过这些项目任务向学生传授软件开发技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1.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等表现。通过课堂参与度、项目贡献度、代码质量等多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可以采用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不断改进。
2. 成果性评价
评价学生项目或作品时,除了要注重考察学生技术实现和创新性外,还应关注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例如,在评价软件项目时,除了关注其技术性能和用户体验外,还要考察其是否尊重用户隐私、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等。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 自我反思
教师要鼓励学生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不足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通过撰写学习心得、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表现,促进其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众师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