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行企联动:推动产业学院建设的策略优化
在现代产业学院的构建与发展中,“政校行企”即政府、高校、行业与企业,这四大核心主体的协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政校行企"多元主体协同,意味着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这四大主体在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中要实现深度合作。这种合作模式旨在实现每个参与方的积极参与,并且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和尊重。
一、统一办学理念
第一,坚持育人为本。
现代产业学院应坚持育人为本,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宗旨,统筹实践资源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工学一体,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政校行企”多元主体协同,首先要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益、实践权益和成长权益,在此基础上各主体才能考虑自身的权益。抛开学生的教育权益,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做法并不利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第二,坚持产业为要。
现代产业学院应以服务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制造业为基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产业领域的人才需求。“政校行企”应深入研究本区域产业类型、产业结构、产业发展难题和产业转型趋势,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坚持市场主导。
首先,“政校行企”协同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基于主体平等、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协同。通过市场机制选择合作对象,“政校行企”自觉自愿开展合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尊重合同、信守承诺、遵守制度,这样协同育人才能顺利开展。其次,地方政府具有联系面广、视野宽、站位高等优势,应加强与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与沟通,做好组织引导、协调关系、统一共识、调解纠纷等工作,引导各参与主体切实承担好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最后,“构建一套有效的职业教育融资体系”,解决现代产业学院办学经费问题。在财税方面,各地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健全激励扶持组合举措,让“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支持政策看得见、摸得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在政策性金融方面,各地应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职业教育。在商业性金融方面,各地应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引导职业教育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推动学校资产证券化,增加学校资产的流动性。
二、协同建设办学资源
第一,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要强化“政校行企”多元主体协同,高效整合各方的创新要素和资源,推进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首先,现代产业学院不能盲目复制一般二级学院的专业建设模式,专业设置应强化服务企业意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专业群融入产业群,实现产教高度融合。校企联合研究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无产业需求、无产业群需求的专业应停止招生,有产业需求、有产业群需求的专业应扩大招生规模,实现专业建设的市场化运作。其次,及时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课程内容,实现专业群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注重开发项目课程;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以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围绕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组织教学;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使教材形式更具灵活性、互动性,满足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实践的需求。
第二,推进校企人才双向流动。
首先,探索企业人才来校工作机制和学校教师入企实践机制,支持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学生。职业院校聘请企业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设立工作室,参与人才培养。企业支持校内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制定教师企业实践标准和管理方案,实施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助力教师把企业实践成果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资源转化。现代产业学院应经常开展教研交流、师资培训等活动,切实提升学校教师“双师”素质以及企业导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其次,提高人才待遇。增加校内教师的企业实践补贴,提高企业导师的薪酬,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与活力。校内教师在承担校内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参与企业实践、岗位锻炼和技术创新,理应获得相应的实践补贴。企业导师在完成企业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同时,承担实践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工作,也应获得相应的教学薪酬。
三、协同改进育人模式
第一,政府应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实习机会和专业技术培训,促进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企业具有丰富的实践资源,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岗位,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企业应“利用与其相关的产品资源、客户资源、销售资源、售后服务资源等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锻炼与调研等机会,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
第二,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应协同组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组建技术指导团队、专家组和项目咨询组,协同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工艺改造、生产流程优化,协同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推进技术成果进课堂、进企业。此外,作为技术创新的新生力量,学生应提升技术应用、技术开发、技术转化等工作的参与意识,参加各类实验小组、兴趣小组、创新小组、技改小组等,参与工艺设计、新产品研发、生产流程改造和生产管理等活动,丰富现场经验,提升解决技术技能问题的能力。
第三,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原则,开展专业对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实习实训活动。实习实训内容覆盖专业所对应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不安排与专业无关的简单重复劳动、高强度劳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工厂搬进课堂,把车间搬进课堂,将工程实际问题和案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培养学生面向工程、面向现场的思维方式,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端正态度,与企业导师建立融洽的师徒关系,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和实习实训管理要求,认真完成实习实训任务。
第四,企业提供的岗位应具有教育和学习价值,不把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地方政府加强实习实训违规问题治理,对中介机构违规参与管理、学校截留实习工资、企业违规收取管理费等行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四、协同完善保障措施
第一,健全组织机构。
首先,现代产业学院管理模式主要有独立运行模式、学校直管模式、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和联合管理模式等。不管采取哪种管理模式,都应设立董事会(理事会)等管理机构,设立秘书处、办公室、项目部等基层职能部门,实行“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其次,董事会(理事会)组成要反映高校办学相关利益主体的代表性和均衡性,根据现代产业学院章程确定“政校行企”单位人员的数量比例。董事会(理事会)组成人员一般不低于21人,各方面代表在董事会(理事会)所占的比例应当相对均衡,有利于董事会(理事会)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董事会(理事会)应根据现代产业学院章程、制度和办学协议(合同)等处理办学事务。董事会(理事会)负责专业设置、人事变动、金融资本介入、利益分配等重大事项决策,秘书处、办公室、项目部进行招生宣传、课程建设、教育教学、师资培训、顶岗实习等日常事务管理。
第二,明确产权归属。
首先,各参与主体应依据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学校资源是影响教育均衡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多寡与质量直接关乎能够提供给学校的教育数量和质量。学校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种,前者包括教师、经费、学校建筑、实验室、教室等人财物三个领域的资源;后者指学校文化、制度、人际关系等要素。优质教育资源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们能够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现代产业学院的产权要清晰,不仅需要科学地界定各种主体的财产权限,包括主体拥有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的明朗化和量化,而且需要通过立法、司法的强制力将产权加以硬化,使之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财产权利。产权界定越清晰,各参与主体的资源投入才会越积极,产权保护才会越有力。为此,现代产业学院应健全多主体投入机制,厘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资源统筹,打造多主体共商、共育、共荣的新型伙伴关系,实现办学主体共同谋划、共同治理、共享资源。
第三,强化责任与权益对等。
首先,实现合作的基本前提是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应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章程、制度和办学协议(合同)等将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化。谁参与专业建设,谁参与课程开发,谁提供实习实训场地,谁接纳学徒,谁提供师资,谁提供资金支持,谁承担劳动报酬开支等,这些责任和义务应具体落实到每个参与主体。责任不明,义务不清晰,只会导致扯皮、推诿,计划难以实施,工作难以推进。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将职责落到实处,才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得其所。其次,基于合作双方义务履行与权益获取之间的对等关系,来确定双方利益分配的规则和比例,并将此分配规则和比例制度化。这样做,不是“相互伤害”的互损行为,而是“相互成全”的互利行为。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对“政校行企”各参与主体进行管理、监督、激励与考核,确保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以上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众师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