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共同体:“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22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对于深化"三全育人"理念至关重要,它不仅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更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应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旨归,遵循“形成全员育人合力、构建全周期育人链、融通育人空间”的实践逻辑,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提升育人效果,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内容图片




一、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着力点: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影响课程思政共同体育人成效的关键变量。为此,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要以形成全员育人合力为着力点,推动广大教师增强课程思政育人自觉,强化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度,确保课程思政落地见效。


1.广大教师要增强课程思政育人自觉。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于课堂教学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采用哪种模态教学话语、运用哪种教学方式有较大的选择空间,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是影响课程思政共同体育人成效的关键变量。但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存在认知偏差,认为专业课教师只教书不育人,而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为此,广大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课程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育人功能。广大教师要自觉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增强课程思政育人自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当好“大先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内容图片


2.广大教师要强化课程思政能力建设。


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关键在于教师拥有开展课程思政的本领和技能,即课程思政能力。课程思政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育人能力,其中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之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以及建立情感关联是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集中体现,为此,强化广大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首先是教师要熟练掌握挖掘思政元素的本领。每门课程都蕴含着思政元素,但它不是直接显露在课程内容之中,而是内隐于专业知识的深处。教师要找准课程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映射点,然后运用专业知识的科学逻辑讲清楚课程所蕴含思政元素的政治属性,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其次,教师要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广大教师要设计好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将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中去,实现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的柔性对接。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建立情感关联。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样态,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广大教师要从课程内在逻辑出发,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通过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让课堂“活”起来,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建立情感关联,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的目标。


3.要提升广大教师的协同度。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提高广大教师之间的协同度,激发每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制度、平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上,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其他教育工作者等育人主体常常“单兵作战”,缺乏协同配合,从而影响了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整体推进。为此,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群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开展差异化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实现课程群思政元素共享共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其他教育工作者之间也要以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形式,在挖掘课程思政要素、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大纲、完善教学设计、进行课程考核等方面互帮互学、互助合作,提升育人效能。


内容图片




二、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植根处:构建全周期育人链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点。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不仅要在知识技能培养上下功夫,还要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形成协同效应。而积极构建以“拓展育人治理链、延长育人资源链、建立育人价值引导链”为主要内容的全周期育人链,是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


1.拓展育人治理链。


育人治理链是课程思政共同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动的重要媒介。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提升的关键在于课程思政共同体各构成要素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在育人治理链的有效联结下,教师在自身的自主性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的多重因素影响下,会选择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体系与课堂教学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为此,明确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责任,进而拓展育人治理链,有利于课程思政共同体内部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的育人实效。


2.延长育人资源链。


依据社会交换理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跨组织协同的力量。跨组织协同的目的在于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育人主体的资源交换,进而实现育人资源的有效整合。在这一交换过程中,课程思政共同体主要发挥资源交换枢纽的作用。通过该枢纽,不同育人主体进行优势资源的共享与稀缺资源的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为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整体推进奠定基础。为此,延长育人资源链,要拓展课程思政外延,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技能训练、社会调研、实习实训等,打通“课内+课外”通道。


内容图片


3.建立育人价值引导链。


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还需要在延长育人资源链的基础上,建立从学生入学到培养再到择业就业的全过程育人价值引导链,确保人才培养成效。针对处于“灌浆期”的大一新生,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业认知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校史校情教育等,引导大一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学生党员与中高年级学生,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让专业课也有“思政味”;针对进入“求职季”的高年级学生,则积极推动毕业教育项目化,通过将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为即将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提升课程思政共同体育人实效的承载体:融通育人空间


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整体推进,需要育人空间予以承载。在课程思政共同体中,存在着教学空间、网络空间、实践空间、心理空间等不同的育人空间。这些育人空间各自独立,空间之间存在“壁垒”,导致育人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影响了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建设与优化。“课程思政与学习动力之内在耦合性,决定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迫切性。”为此,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需要实现课堂空间、网络空间、活动空间有效融通。


内容图片


1.推进“虚实结合”,实现网络空间与教学空间有效融通。


在新媒体场景下,高校可将互联网技术引入课程思政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的教育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融合育人的良好效果。此外,高校还可以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举办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颖多样活动,让学生便于加入、喜欢参与、乐于分享,增加专业课程的黏性。


2.推进“理实一体”,实现教学空间与实践空间相互融通。


依托课程思政共同体,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组织线下教学强化知识学习、拓展实践平台强化实践训练等多样化载体实现“理实一体”。如可结合专业课程知识点,在线下教学开展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把教学搬出课堂、搬进实训室甚至搬进企业,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无缝对接,把学生的“学”转换到体验与感悟的行为内化之中,增强学生道德内化与践履能力的培养,有效打通制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堵点和盲点,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共同体的育人实效。


3.推进“入脑入心”,实现网络空间与心理空间相互融通。


为了将课程思政真正做到学生心坎里,高校可创新思路,结合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设计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关注,还可以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线上到线下的有效延伸。如在信息通信技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把教材中的典型人物事迹有效转化为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从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内容图片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众师云社区。

发布于:2024年07月02日 15:53:2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