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教师数字素养:逻辑框架与实践路径
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全面实施,教师的数字素养成为了衡量其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旨在探讨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并构建一个逻辑框架,以指导教师在数字化转型中提升自身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
以色列学者埃谢特-阿尔卡莱最早提出数字素养概念,认为数字素养是新兴数字环境下公民生活、学习和工作所需的生存技能。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于2017年发布《欧盟教育者数字素养框架》,包含6大数字素养域和22个具体数字素养,适用范围为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而欧盟及其成员国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数字化内容创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交流协作、数字化评估四个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数字素养是面向就业、获得体面工作和创业,了解并以交流、协作的方式使用数字技术和网络设备,安全、恰当地获取、管理、理解、整合、交流、评估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包括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互联网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等。
2022年,教育部全面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针对培养教师数字素养,教育部于2023年专门研制并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提出教师数字素养包含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五个一级维度。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维度对教师数字素养进行了界定。王佑镁等人提出数字素养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开放性概念,认为计算机素养和网络素养是作为数字素养的基础成分所存在的,而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是数字化情境下的重要技能。施歌指出,数字素养主要涵盖信息处理素养、沟通交流素养、内容建构素养、问题解决素养、信息安全素养、网络道德素养六大领域。闫广芬指出,教师数字素养是一个整体,包括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内容创造、数字化交流协作、数字化安全、数字化评估五个核心要素。易烨指出,高职教师要培育数字教学思维,主要包括培养态度与意识、数字资源使用与开发、数字教学技能、赋能学习者研究与发展等能力。总体看来,目前针对高职教师职业群体的数字素养研究较少。
结合上述研究,本研究提出教师数字素养的能力指向以及学习和教学的四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并认为高职教师数字素养主要包括数字生存、数字思维、数字应用与数字共生等要素。
二、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逻辑框架
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丰富,是一个综合性、开放性的学理概念,具有严密的逻辑层次。
1.数字生存素养是实现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要求
高职教师数字生存素养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而掌握的工具性数字知识与技能,如使用搜索工具检索教学相关的信息,基本网络媒体的操作,教学软件的使用,基本教学环境的创设以及了解数字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等。随着数字技术在高职院校的不断深入发展,高职教师缺少数字操作基本能力则很难将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尤其在数字时代,学生具有运用信息技术的强烈诉求和基本能力,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把握他们的需求,关注数字技术的新规划、新业态,主动提升自身数字素养,创设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环境,与数字技术保持同步发展。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信息符号系统融入,而是实现数字技术的持续赋能,强调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连通交互。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可以重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文化等要素,使高职教育体系在运行上更具韧性,从而在人才培养上体现更高服务价值,其发展也更加趋向完善。同时,高职教育数字化“呈现出多边界、多通道、去中心、分布式、自治性、自修养的特点”,使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在较短时间内适应社会对在线教学的现实需求。数字技术使信息、知识、技能等资源的获得途径更加广泛、精准、便捷,对教师的数字素养要求更高。在数字时代,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技能无法顺应新要求,亟须掌握网络技术、数据技术、认知技术等。
2.数字思维素养是促进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模式
高职教师数字思维素养主要是教师对数字信息进行批判性选择的重要认知能力,如在教学资源库中选择合适的资源,运用新概念(元宇宙、NFT、区块链等)探寻教学本质,优化教学方法等。高职教师要运用数字思维分析和评估信息内容,实现数字知识结构的重构,提升自身数字资源的鲜活度,从而提高教学过程中对不确定性问题及时研判的能力。同时,高职教师要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辨别,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促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知识与技能。
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高职教师形成的处理人与技术、人与数字、人与工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决定了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行动模式。但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挑战”带来的时代困局持续加剧。一方面,在国家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背景下,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运行,汇聚了1200个专业资源库、6600余门在线精品课、2000余门视频公开课;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促使就业形态发生转变,部分线下工作转到线上,单一职业开始向多元转化,固定场所向不定点、不定时的灵活工作变化[12]。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设以及新就业形态的变化倒逼高职教师转变教学思维,主动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3.数字应用素养是推动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
高职教师数字应用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在线教学,数字教学内容的开发,创设虚拟教学场景等。数字时代下教学环境存在间接性、虚拟性等特点,这种基于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虽不会对知识传输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促使影响教师在数字技术激发下拓展学习并开展学习环境的设计。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而且要抓住数字化变革带来的发展新机遇。每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教育变革,数字化应用为高职院校发展塑造了新动能。要将这种新动能转化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推动力,则离不开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从多维度制定了教师的数字素养框架,重点指出对“数字化应用”的具体要求。在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数字技术开始渗透进教学全流程,不仅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深度融合,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赋能功效,扩大了智慧教学的应用规模与影响广度,极大地助推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4.数字共生素养是建构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生态
高职教师共生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在拥抱数字技术中与其走向共生,建立适应数字化生存的价值逻辑。高职教育教学要从外赋式的价值引领走向内生式的价值创生,通过超越数字技术的工具性,寻求数字技术的人文关怀,使数字技术的价值性与高职教师的生命性耦合。数字时代为教师创造了新的虚拟教学共同体,教学技术是一个基本载体,此时教师的工作场域变得更加开放,而教学情境也更加虚拟多变。概言之,高职教师要重建数字化背景下教学共同体的班级文化、群体文化、教学文化与实践文化。在文化的介入下,高职教师通过特定的数字身份参与数字活动,从而融入数字化社会。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变革本质是数字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高阶进化或变革,核心要义是教育范式的转变,根本任务是教育生态体系的重构。”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促进数字技术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形成高职教育的教学新生态,而且通过打造数字化培训,促进数字技术与教师队伍全面结合,从而打造“人数共生”的教育新生态。从根本逻辑上看,数字技术赋能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有助于最大限度释放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巨大潜能,以此提升数字技术与高职教育的纵向融合。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内容,需要了解更多请参考众师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