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院|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设计与社会创新》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专业)重要专业实践课程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支撑本科教学代表性课程
·重庆市一流专业(产品设计专业)、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设计学专业群)重点建设课程
·重庆市教学团队(工业设计教学团队)代表性课程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与时代同行—《产品生态设计》课程建设”衍生课程,“聚焦绿色发展:构建产品专业绿色设计人才培养体系”重点改革课程
“设计与社会创新”是四川美术学院国家级一流专业——产品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由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段胜峰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设计学院副院长吕曦教授、工业设计系主任蒋金辰副教授、工业设计系吴菡晗老师和皮永生教授组成了本门课程的核心团队。
四川美术学院坚持价值引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倡导设计创意的社会需求导向,近年来秉持“思政+设计”的课程建设理念,“设计介入精准扶贫”“设计战疫”等主题设计彰显使命担当。“设计与社会创新”课程以“社会情景”为核心,结合具体的“在地知识”来重构学科知识,突出“专业技能型向社会主题型”嬗变。
“设计与社会创新”课程基于学校“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定位和“高素质、创新性、实践型”的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设计创作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关注社会民生的服务意识与责任心。课程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设计思维解决第一性原则“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设计介入“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策略与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养成学生宏观设计思维以及“问题解决+意义建构”指导下的设计方法,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国方式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服务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设计与社会创新”课程具有行走田野、设计聚能两大特点。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深入乡村体验民生生活,与村民同吃同住,有效开展“在地取材、在地学艺、在地协同、在地创新”。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内化为自身的实践自觉和设计创意出发点,增强设计介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能力。
以“设计驱动乡村振兴”为己任,“设计与社会创新”课程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内容构建和教学实施。
01 携同问题解决与意义建构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当下,乡村产业发展更应该重新思考城乡关系,立足乡村生态、文化、家园、农业等多元价值,以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为导向,来描绘全新产业和重建乡村意义。那么,携同“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的价值知识就能很好的指导具体实践,建构出绿水青山常在、文化传统常新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02 融通学科知识与在地知识
设计学科知识具有抽象性与普适性,而社会需求以地域为背景且蕴含在地知识,将设计学科知识与在地知识融合有助目标达成。如乡村相对城市有着不一样的自然、人文资源,有着不一样的技术条件,其产业发展也绝不能够是城市淘汰产能的梯级转移,而应该依据其在地知识来进行产品设计、组织生产,从而促进乡村绿色产能的发展。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获取更多一流本科课程案例及资料。
03 预设实践元方法与认知脚手架
复杂情境性是社会需求的显著特征,在设计实践中需要“问题解决”范式与“意义建构”范式不断的交互,融通后的学科知识与在地知识也在不断搅动,满足设计实践中对于知识的需求,也即是必须对知识复合体进行精加工,特别是将适应在地知识的设计方法加工为独立的模块单元,根据需要提供给学生,如在产品开发阶段需要应用“意义建构”的方法去提炼有价值的意义,在产品造型阶段需要应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去得到合适的造型,在产品销售构想中则需要充分的服务设计知识来预设架构与市场接轨的商业模式等。
作业展示:
来源丨四川美术学院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