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金”课 |《角膜接触镜学》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0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课程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质量生成的关键环节,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地带。

   “十四五”以来,学校以高质量课程建设为发力点,加快本科教育创新发展,发布了《一流课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目前已建成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高水平“金课”,包括1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96门省级一流课程。

   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医大“金”课推荐分享系列,共享温州医科大学在课程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方法,强化理念、内容、模式创新,突出“互联网+”特色,落实“两性一度”要求,推进高层级、高质量”金”课建设。


01 基本信息 


《角膜接触镜学》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课程负责人

吕 帆


团队成员

袁一民、姜珺、金婉卿、刘新婷


开课学院

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课程平台

https://www.zjooc.cn/course/2c9180827c79262c017ca1d4c7454946


02 课程介绍 


   《角膜接触镜学》是眼视光医学的核心专业课,围绕接触镜三大科学问题(重塑眼球光学系统、眼表生物安全、对疑难眼病和特定人群不可替代的疗效)构建教学体系。2005年获批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获批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3年获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课程邀请全国高校眼视光专业负责人、世界视光学会和美方高校专家,多次研讨课程培养目标,明确见眼见人、熟技通理、探究精神为核心培养理念。牵头制定眼视光医学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从原有的知识目标转变为能力导向;强化国家战略导向,将近视防控、视觉康复工作的要求融入课堂。

   在教学组织和实施方面,课程强化“有促动、有思辨”的课堂教学主阵地,讲授与思辨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丰富手段与精细化成绩结合,具体包括

   1.基本理论课:以课前自测、课中听讲+思辨、课后复习“课堂三部曲”实现课堂延伸。

   2.实践性较强的理论课:最体现熟技通理的教学形态,实施“小班化实战型”教学。

   3.实验课:虚拟仿真与真实教学结合,探究式+手把手学习结合。

   4.PBL(基于问题的教学)课:建立40篇PBL教案库。教师从参与度、沟通表达、课堂准备、批判思考能力、团队合作5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分。

   在成绩评定上,实行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方式的丰富化,强化学习过程的促动。同时建成期末理论考题库,强化实验考核。


03 课程特色与创新 


师资强

    “双强”师资与资源:国内最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主编所有国家规划教材、接触镜学教学资源建设覆盖面广,国际国内声誉较高。

理念新

   国际前沿且服务近视防控、新医科国策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理念,为我国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眼视光特长、具创新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示范广

   通过主编教材、在线课程向其他高校辐射;教师团队面向全国开设教学和临床技能的国家级继教项目,每年平均培训1000余本课程教师和高校专技人员。美国视光学名校新英格兰视光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视光学院等每年定期派博士生来我院角膜接触镜专科临床实习。

课堂活

   以思辨式教学实现“见眼见人、熟技通理”,以课堂三部曲扩展到课前、课后;根据基本理论课、实践性强的理论课、实验课的特点分别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法……一系列措施充分树立了“课堂主阵地”的标杆。

整合优

   整合实现临床和行业资源的教学化,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最有效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力量为课堂教学服务,最大限度地获得行业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美誉度。


04  课程评价


   评教平均分达98分以上(百分制)。自开展PBL和小班化教学以来,在教学专项评价中,学生“满意”和“非常满意”占95%以上,对教学方式改革的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信息来源: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来源丨温州医科大学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发布于:2022年08月04日 17:36: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