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金课《程序设计基础》
课程目标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2010年产生,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核心教学内容,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第一学期开设。课程本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真正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阳光自信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标准,依托培养方案和施教对象,确定了以学生成长和创新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突显两性一度特征的总体课程目标。
课程建设情况
(1)课程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成员包括山西省教学名师等,老师们敢想敢做、执行力强,根据各自特色负责不同教学模块,共同指导学生实践。
(2)课程利用学习通平台搭建了教学资源空间,自制教学视频 262 个,推荐优质公开课2门,优选项目案例、项目源码、电子文档等资源 533 个,以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学生积极有效利用课下时间开展线上学习,受益匪浅。
(3)为了帮助学生解决编程入门难等问题, 研发4款辅助教学工具 :基于传统流程图的算法验证平台,使学生首先摆脱严格的语法规范带来的困扰,直接验证计算思维的正确性,进而再编程实现;在线编译平台,满足了学生想编程就编程的渴望;代码看不懂怎么办,通过程序算法类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先理解算法的设计思想;此外,C语言阶段测试平台提供了庞大的试题库,满足了学生平时练习的需要。
课程特色与创新
(1)教学内容重塑:按照重基础、强应用的思路,将三大课程目标细化为15个子目标,将教学内容细分为4大模块和72个知识点,结合具体问题,设计案例,强化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按照重能力、强创新的思路,渗透软件工程化专业思想,讲授图形化软件开发技术,结合科研构建项目设计教学内容,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2)教学过程实施:课前推送预习任务,分析检测结果,梳理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素材。课上讲学练交融。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将传统课堂搬入实验室。每节课完成2到3个知识点,通过“程序填空-程序改错-编写程序”加以内化,重难点内容采用“温故知识-问题驱动-边讲边练-分组讨论-自评互评”模式设计,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激情式学习氛围。
(3)编程练习中,组建了课程辅导团队,采用“4教师+6助教”模式辅导,随时解决学生疑问,确保学生学一个练一个会一个。项目设计中,实施“经典案例导引-关键技术突破-创新元素融入-同伴经验分享”递进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先知先学、因材施教,开放设计思维、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行动。
(4)课下全时空答疑。搭建“中北C”千人技术交流群,开展线上答疑、互动讨论和专题讲座;线下实施“1教师-6助教-15学生”帮扶责任制,构建了不同时空一课多师下的师生、生生、师师、线上和线下的多元互动关系。
学习成果评价
课程采用“20作业实验+3阶段测试+1项目设计”模式设计了以促成学生进步为出发点、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标准答案与非标准答案相结合、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制订了合理的评价规则和标准。
(1)作业实验遵循“一实验一标准一评价”的原则,检测学生的知识点运用能力。
(2)阶段测试采用“三阶段三评价”机制,检测计算思维能力,同时,实施“阶段再考”机制,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精益求精。老师帮助学生分析每一次成功与失败,让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3)项目设计采用“自评-互评-终评”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4)课程已连续四年举办总结表彰大会,遴选优秀项目设计成果,进行终极答辩,树立学生榜样,为学生开启新一阶段的学习鼓足了干劲,增强了自信心。
教学改革成效与应用推广
课程在11年的发展改革历程中,先后经历2项省级和11项校级教改相关项目的锤炼,构建并深入实践了“育-教-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1)创新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师”独秀,实现了讲学练交融的互动课堂、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参加学科竞赛,开展创新项目设计,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度得到了提升。
(2)评价方式的改革,变压力为动力,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中找到了乐趣,编程能力稳步提升。帮助学生创造创新环境,创新思维驱动自主学习,新颖创意得以实现,学生的获得感日益增强。
(3) “全方位育、全时空教、全过程评”的一体化教学新范式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山西省精品共享课、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殊荣,同时,课程组负责人也受邀在国内会议、新闻媒体上做了报告,进行了交流,创新之道得到了同行认可。
来源丨中北大学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