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课程 |《外国文学 (下)》

18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四项“新基建”之一,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是教育最微观问题,解决的是教育最根本问题;课程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成效”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因此,要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的有关精神,提前谋划,精心培育,不断夯实课程建设基础工作,设立专项经费,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引进课程平台、加大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力度,积极推进课程综合改革,促进课程迭代更新和教学模式创新,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大力开展“金课”建设,建设完成了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风格独特的一流本科课程,成效显著。


为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着重加强内涵建设,强化课程思政,着力打造更多遵循“两性一度”标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我校一流本科教育,将逐步推出我校一流课程,进一步推进“学习革命”向“质量革命”向纵深发展。





外国文学 (下)

课程负责人:人文与艺术学院 孙慧



一、课程介绍


自2000年我校中文系获批本科专业以来,《外国文学 (下)》课程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2016年《外国文学 (下)》课程获批校级精品课;2018年获江苏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本课程贯彻“中国特色、矿大品格”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立足国家发展、结合自身需求,依托“马工教材”,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素养提升相交融,培养学生文学鉴赏与批评的能力。


课程教学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为核心进行设计,通过精心挑选的绘画、雕塑、电影片段等视觉性鲜明的艺术作品导入,让课堂“低头族”主动抬起头;借助智能教学工具,以阅读、分享、讨论、竞猜等方式进行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同时打破“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使课程考核更为科学。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文学作品鉴赏中提升认知美、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知情意行合一,以此促进自身形成健康、积极、高雅、多元的审美情趣。




二、课程亮点、特色、创新



(一)以问题为导向,课程思政贯穿始终


1.本课程是2018江苏省慕课建设课程,也是中国矿业大学校精品课程,课程视频齐全。


2.经过长期探索,三年准备两年录制,两年上线运行,课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


3.课程思政贯穿始终,课程设计突出实践性、指导性与问题解决,从理论到实践,就经典文学阅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混合式慕课+智慧教室”,实践出真知


1.课程内容覆盖19世纪、20世纪西方文学,通过代表性作家作品阐释彰显文学魅力,吸引力强。


2.积极运用网络平台,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开放式课程话题讨论,实现“以生为主,师生结合”的交流模式。


3.将线上运营与线下拓展相结合,积极举行各类线下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真正巩固所学,从而能够所用。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服务社会受益广


1.智能化教学手段融音、画、视、听于一体,使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课程知识性与审美性、课程理论性与实效性之间形成共振态势。

2.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互动”、“线上学习与直播、线下结合”、“网络学习与大型公益融合”、“课程讲授与个别辅导”等形式,扩大受益人群。




三、课程教学团队


孙慧,文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硕导,曾任中文系主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混合式)负责人、江苏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负责人、校级“高质量教育通识”公选课课程负责人,曾获校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百佳”教师称号。


研究方向:西方文学思潮与文论、科幻文学。主讲《外国文学》 、《经典电影与文学》 、《应用写作》 等多门本科课程,主持多项教改项目。近年来,曾获省级微课比赛三等奖、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校级青年教师教案特等奖等多项教学奖项,出版著作、编著和教材共4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江苏省社科、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教育厅课题、徐州市社科、校社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文学、文化研究、教育教学等论文近30篇。




四、课程评价(教学效果)


课程效果优,学生评价好,团队教师多次荣获“百佳”教师、“最受欢迎教师”等;同行评价高于平均水平、教学督导评价好。


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先后荣获了校示范课程、校精品课程、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在学校大力支持下,课程先后获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课程(混合式)。团队出版教材2部,在教育类核心等期刊上发表相关教研论文10余篇。




文章来源于网络

发布于:2022年08月01日 15:12:4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