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学信息化,开展教育新篇章——关于举办第二十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的通知解读

16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旨在以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今天众师云小编针对大赛通知,对比赛要点进行解读。

一、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的意义?

推动我区高校广大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智慧教育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课程育人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

二、大赛的赛项有哪些?

大赛分为4个赛项:

(1) 虚拟仿真作品;

虚拟仿真作品既能再现真实实验的全过程,又能克服传统实验的各种制约和弊端,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有效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达到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每个作品至少含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移动版作品应能在iOS和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设备上运行。


(2)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指为实现线上学习或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而设计开发的基于网络的课程及其资源,每个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完整的一门课程,内容要涵盖讲解、教案、练习(测验)、考试、互动等,不少于20课时。


(3) 系列微课;

系列化微课是指教师围绕某一教学项目,将教学项目分解为若干模块,模块分解为若干子任务,每一子任务对应一个或多个知识点与技能点,最终以一节微课的形式呈现。系列微课的前后顺序即为项目本身知识点教学顺序,每一节微课对应项目中的一部分开发内容,每节微课独立、完整,各微课组合又可以完整地呈现本教学项目知识点与技能点。每节微课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其他软件录制的视频。

(4) 智慧教室应用课例。

智慧教室应用课例就是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践案例,应重点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或网络化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相关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课例需经过至少一个学期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实践目的、内容、信息技术工具、融合方法模式及过程、效果、反思等部分。

三、各赛项的材料要求?

1.虚拟仿真作品;

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需报送材料:作品及相关技术、使用操作资料等。

2.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

需报送材料:课程网址及相关技术、使用操作资料等。


3.系列微课;

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每个微课时长6-10分),所报教学项目系列化微课不少于3个。


4.智慧教室应用课例

翻转课堂、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教学方式,一对一学习、移动终端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意创作教学等。


四、大赛推荐要求具体情况?


各高校推荐参赛作品数量按在校生人数确定。在校生4万人以上的推荐12件,在校生3—4万人的推荐10件,在校生2—3万人的推荐8件,在校生1—2万人的推荐6件,在校生1万人以下的推荐4件。


五、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1.申报书。参赛教师基本情况及课例简介以及实践效果情况 。                            

    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需反映参赛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

3.教学设计材料。提供智慧教室进行课程教学的4课时教学设计(须有思政内容)、课堂讲授或演示课件及相关的教学资源。

4.课堂教学视频。录制2—4段智慧教室进行课堂教学场景的视频,最短8分钟左右、最长20分钟左右,总时长40—50分钟以内。要求在真实的高校课堂环境中录制,不可编辑,可节选4课时教学设计中的某个教学场景,有参赛主讲教师出镜、有师生互动的镜头,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禁止“表演式”课堂。每个视频文件命名按照“课程名称+授课内容”的形式。

5.课例主要内容的视频介绍,不超过8分钟。提交的视频格式要求与微课视频格式相同。

发布于:2021年10月13日 17:41: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