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专业群的有效建设机制

17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专业群建设是以专业建设为基础的资源整合活动。其目标与专业建设相同,但与个别专业建设也有很大不同。为了实现专业群建设的目标,笔者认为,要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体化发展、全球化改革、适应需求和协同创新,通过建立管理机制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创新。

1.提高综合发展能力。提升综合发展能力,就是通过专业群体资源的整合共享、平台课程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集群效益,强化优势和特色,增强专业群体发展实力,培训和教学人员。一是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确定专业群体“一地多才、一岗适应、多岗迁移”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资金共享、中间分离、高层互选”的理念,设计“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其次,围绕工业园区,按照专业和专业群体,建设校内外培训基地;三是推进由专业组长、专业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小组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教师的数量优势、结构优势和“双师”优势。

2.加强集体改革能力。提高整体改革能力意味着集团内各专业各显所长,共同创新,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辐射和引导集团内各专业的共同发展和提高,在重点改革项目上共同创新,以促进全部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发展。专业群体专业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优势。一些课堂教学相对创新,一些校企合作具有特色,一些资源库建设相对完善。专业群体创建后,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产生和应用,实施专业群体人才培养方式的全球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学历证书+多个专业等级证书”和现代学徒制等重点项目。

3.提高适应需求的能力。提高适应需求的能力,就是要以“适应、优化、更新”为重点,充分发挥专业群体的滚动发展功能,激发专业的内生动力,通过内外结合,引导专业快速适应产业发展。首先,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区域经济的现状,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不断更新、淘汰老专业,开设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其次,以专业群体为基础,构建课程、教师和基础专业建设三要素的动态更新机制,实现围绕岗位变化的全球设计,将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专业建设,推动专业建设整体“课程体系-教师-基础”三要素持续动态更新。第三,我们必须在专业群体内建立动态转移机制和选任机制,强调就业的相关性。

4.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学校、政府、银行和企业的深度融合,构建技术技能积累平台,提高服务业的专业发展能力,围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两条主线。

5.建立与专业群体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质量保证体系。要发展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必须建立与专业队伍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在管理机制方面,要建立与专业组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如建立专业组组长制度、成立专业组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组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建立跨学科课程团队、跨学科社会服务团队等。管理模式要创新,包括基地建设管理、队伍管理、课程管理等。建立专业群体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专业和专业群体诊断与改进,确保专业群建设质量。

发布于:2022年03月07日 18:20: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