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创作思路分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比赛要求以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历史和实践背景,以微电影形式展现大学生心中的思政课。用电影手法展现思政主题的深度和广度,是作品脱颖而出的关键。下面分享一些思政微电影创作思路。
一、新时代背景描述
开篇可以通过对新时代背景的描述,展现出十年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电影情节展开提供背景和时代氛围。
二、电影主题
1. 以课程知识点为主题
选择一个思政课知识点为主题,通过这些知识点所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展现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的影响。最好借助具体的案例或事件,生动形象地阐述课程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例如,选择“中国梦”这个知识点,通过讲述中国梦的提出背景、内涵和意义,以及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和努力方向,引导观众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传达出微电影的正能量价值导向。
2. 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
选取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事件或话题作为切入点,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核废水排放”、“考公热”等,通过对这些事件或话题的深入思考和剖析,让观众了解新时代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通过对这些事件或话题背后的思政课知识点的梳理和讨论,引导观众思考如何用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传达出微电影思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价值导向。
三、情节设计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视角来展现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剖析出思政课知识点对实践的影响。还可以将故事情节设计成一个系列,展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此外,还可以穿插一些对人物的访谈情节,展现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变化,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对身边人身边事的影响,增强微电影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四、场景和画面设计
场景和画面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场景的氛围、色彩、光线等因素,以及画面的构图、色彩、光影等因素。场景和画面的设计要与故事情节相符合,能够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五、音乐和音效设计
音乐和音效的设计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代入感为目标,需要考虑到音乐和音效的风格、节奏、音量等因素,以及与故事情节的配合程度。
六、剪辑和后期制作
在完成拍摄后,我们需要对视频进行剪辑和后期制作,包括视频的剪辑、特效、字幕等,流畅的剪辑和高质量的后期制作能增强视频的视觉效果和观感体验。
七、注重情感渲染和价值导向
在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将情感渲染和价值引导贯穿始终。通过感性的情感表达和理性的价值引导,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思政课知识点。同时,也要注重情感渲染和价值引导的有机融合,让观众在感性的情感表达中接受理性的价值引导,突出微电影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以上是微电影的创作思路,主要目的是展现新时代十年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希望这些思路能够为您的创作提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