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库建设路径解析

101 阅读
1 点赞
1 推荐
来源:其他

资源库的建设有助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满足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路径究竟是怎样的呢?

资源库的建设路径需要经过调研分析、运行调试、推广应用、维护更新等过程,需要不断完善运行平台功能、提高建设质量,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根本性资源保障,最终形成众多院校、行业企业、社会学习者等多方交互的教育教学生态圈。

内容图片

而资源库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库原则,要强化应用功能和共享机制设计。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为目标,根据专业领域特点,对知识结构、资源属性和运行平台功能等进行整体设计。其中,系统规范、涵盖本专业全部专业核心课的“结构化课程”体系设计是重中之重,一般应由若干标准化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组成。同时库内资源要在保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设计成较小的学习单元,便于检索、学习和组课。

内容图片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课程定位、人才培养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需求分析,从课程、模块、积件和素材等不同层次对素材资源进行整体设计和分层开发,并科学全面标注资源属性,方便用户根据需求快速检索和提取资源,并自由地组合课程微结构,满足用户个性化学习需要。

另外,资源库的建设是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维护,组建共建共享联盟,运用需求导向、应用激励的策略,将资源库应用融入学校的专业教学全过程,确保资源库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要建立项目责任制、子项目报告制、全过程全流程监督制、资源更新制、项目导师制等制度,在保证各项目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探索基于课程或模块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建立校际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机制。

以上就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路径解析。随着网络教育的迅猛发展,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已成为推动教学信息化的关键,各大高等院校开展更多类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然刻不容缓。

发布于:2022年04月21日 17:07: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