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设计:BOPPPS模型实践指南

243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BOPPPS模型,起源于加拿大的教育实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的教学策略。这个模型由六个关键环节组成:引入(Bridge-in)、目标设定(Objective/Outcome)、课前评估(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课后评估(Post-assessment)和课程总结(Summary)。这些环节的首字母组合起来,形成了BOPPPS这一名称。


BOPPPS教学模型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和反思性,形成了一个闭环反馈的课程设计。它不仅能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还能在课堂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老师在使用BOPPPS模型时,要深刻理解其核心理念,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内容图片


BOPPPS模型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引入(Bridge-in)


课程开始时,老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视频、故事或提出问题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环节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


二、目标设定(Objective/Outcome)


老师要向学生明确展示学习目标,目标涵盖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可达成、可测量的,并且与课程主题紧密相关。老师可以使用动词来描述目标,如“陈述”“分析”“总结”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他们需要达到的学习标准。


三、课前评估(Pre-assessment)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老师可以通过问答、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先验知识和对课程的兴趣。这能够帮助老师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进度,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


在讲解了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后,可以通过个人报告、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沟通和合作能力。


内容图片


五、课后评估(Post-assessment)


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一环节与课前评估相呼应,通过比较前后的评估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教学效果。


六、课程总结(Summary)


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目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总结环节后,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是BOPPPS教学模型的应用步骤,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发布于:2024年02月27日 17:25:4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