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有哪些具体实践路径?
高校专业课教师要把课程思政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切实做好“水滴石穿、润物细无声”的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有哪些具体实践路径?

恰当地提炼融入课程思政的红色元素
课程思政要紧密结合专业课程,要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深挖思政元素,把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特别是红色文化资源。例如大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叙述或者视频展示毛泽东的成长之路或者文章诗歌等,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毛泽东思想转变的过程和毛泽东的革命精神,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高校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问题引领、现场感受、模拟训练等方法,把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当中,这些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切实落实课程思政。比如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模拟训练的方法,组织学生模拟贸易合作,在模拟过程中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便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随机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

增强思政意识
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是育人,而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教师要自己思考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么培养,为谁培养,以便达到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多看多听优秀的案例,增强知识文化储备的同时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新华网新华思政、人民公开课、学习强国等平台,搜索“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观看,积累思政元素,增强自己的思政意识,运用到专业课程教学中。
思政的内容创新
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课程内容都比较陈旧,学生很难直观的从这些旧教材中体验到新时代我国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所以课程思政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课程思政新手段,构建一个“互联网+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激发同学们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课程中,教师可以运用VR技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通过数字环境去看、去摸、去感受物质和精神资源,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虚拟互动学习场景中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超凡感染,从而润物细无声的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专业课老师要时刻把课程思政放在心上,用在教学中,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任务,以上就是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想了解更多的课程思政内容请参考众师云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