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减负如何落到实处?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又被称为“青椒”。在外界看来,他们似乎工作清闲、压力不大、一周双休……但青年教师自己却对此大呼“冤枉”。
在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等机构开展的一线调研中发现,近年来,青年科技人才普遍反映存在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方面的困境。面对繁杂的考核和事务性工作,“青椒”们常常自嘲忙成了“青焦”。
针对青年科技人才面临负担过重等问题,国家近年来推出一系列硬招、实招。8月8日,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下称《通知》)。这是4年来,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开展的第三轮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下称“减负行动3.0”),提出5个关键词——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
如何将青年科研人员减负落到实处?一线青年科研人员有话说。
“破四唯”卓有成效
亟待“破而后立”
争取职称难是不少青年科研人员都需面对的问题。据不少青年教师反映,在此前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中,曾存在“四唯”现象,即“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减轻科研人员负担7项行动(简称“减负行动1.0”)自2018年施行以来,在“破四唯”方面持续发力。科技部、教育部相继出台破除SCI至上、“唯论文”硬措施,以“四唯”为代表的科技评价不良导向加快扭转。
“破四唯”中的“唯论文”问题尤为受到关注。华中某重点高校青年教师李成(化名)指出:“‘唯论文’会使青年科研人员内耗激烈,还一度引发各类学术乱象,如灌水期刊等。”
但破“唯论文”并不意味着走向完全忽视论文的另一个极端。论文是评价科研人才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维度。李成介绍,“论文的发表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会审,因此是相对公平的一种评价方式”。
在李成看来,近年来,高校内“破四唯”成效显著,但仍需重视“破而后立”——如何确立新的考核标准,是青年科研人员尤为关注的问题。在“四唯”时代,考核标准非常明确,即在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的考核中,青年科研人员只需达到一定的标准,即可通过考核。但“破四唯”后,考核标准多样化的同时也出现了考核模糊化倾向,在考核实际执行过程中便容易产生偏差,从“破四唯”走向了“立四要”。在部分高校、科研机构,青年科研人员为了通过考核需要达成各种各样的要求,被迫成为论文、项目、奖项一项不落的“全能战士”,出现了考核难度实际上增大,压力不减反增的现象。
“青年科研人员被迫在重重考核中‘卷生卷死’,减负之路道阻且长。”李成感慨,对青年科研人员来说,由于职称名额有限、考核标准模糊,职称评定变成了一场“PK赛”——往往只有比其他青年科研人员更“全能”,才能获得晋升机会。
前两轮行动各有侧重
3.0聚焦青年人才
除“破四唯”外,减负行动1.0在提出的各项目标中交出了不俗成绩单。采取“飞行检查”等方式对国家科技项目进行随机抽查,真正做到赴实地、看实物、查实情、问实效;我国已完成首批2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遴选与重组试点工作,着力解决牌子乱、帽子多问题。
在减负行动1.0的基础上,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简称“减负行动2.0”)于2020年开启,科技部会同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印发《关于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亮点在于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激发创新活力。“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90%以上的重点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2021年支持300多个青年科学家团队,持续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保障支持。
西部某高校青年讲师张哲(化名)介绍,“在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多需要学界大佬牵头,带领几十个人的团队进行申请,30岁左右的年轻人往往没有机会拿项目。但青年科学家项目要求项目牵头人若为男性,年龄需小于38岁,女性则需小于40岁。”这为张哲这类刚刚步入科研岗位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机会,也能迅速帮助青年科研人员站稳脚跟。
从今年8月8日开始的减负行动3.0,与以往相比,首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强调要为“青年科研人员”减负。
对此,张哲表示,青年科研人员往往面临起步较难的问题,相较于资历较深的科研人员,青年科研人员除了要完成教学、科研等工作外,在院校内往往会承担更多的事务性工作,这给青年人才带来一定压力,“如申请项目、填写报表、列席接待性会议等”。
“有时候每天有填不完的表格!”张哲感慨,在第一轮减负行动中,国家要求减少项目申报和考核表单,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高校存在“纸张表没了,电子表格又来”的问题,常常一件事一个系统,经常有“一表填一天,一天又没做科研”的窘况发生。
针对这一问题,减负行动3.0《通知》中着重提出“保时间”,确保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4/5;不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及列席接待性会议。
《通知》还聚焦青年人才“挑大梁”,在青年科学家项目基础上,减负行动3.0提出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张哲表示,“这是对我们青年人才的重大鼓舞!在此之前,对青年担任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是没有强制要求的。”
“在科研实践中,不少像我这样的青年常常面临科研经费的申请难题。”张哲感慨,此前不少科学基金对于青年科研人员来说,门槛较高、申请难度较大。对此,减负行动3.0提出,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
将时间还给“青椒”
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8月8日,《通知》一经发布,立刻引起科研人员热议,对于减负行动3.0中的不少具体措施,“青椒”们纷纷点赞叫好。
《通知》提出,要推动科研单位对青年科研人员减少考核频次。张哲表示,近年来,不少高校流行的“非升即走”考核机制确实给青年教师带来一定压力。在入职前,高校与青年教师签订协议,要求未来3年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申请一定级别的基金,若未达标,则可能解约。张哲说,“这种淘汰机制对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压力比较大,存在有人为了应付指标而忽视科研和教学本质的情况。”
例如,国内部分高校将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作为本校教师的考核指标之一。李成认为,教学奖初衷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也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只看中获奖,讲课形式大于内容,课堂内容安排甚至精确到秒,“讲课有时似乎成为了一种‘表演’,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本质。”
围绕“减考核”,《通知》明确,推动科研单位对青年科研人员减少考核频次,实行聘期考核、项目周期考核等中长周期考核评价,简化、淡化平时考核。这一减负方向真正让张哲等“青椒”们觉得“宝贵的科研和教学时间回来了!”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魏红祥表示,“减负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具体举措落实,也需要更多时间推进。”在减负行动中,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新立项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中4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不低于50%。同时,在中科院新开工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指挥部中新设立副总师岗位,由4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担任。
魏红祥认为,减负行动3.0是一次真正以人为本、让青年科研人员能够聚焦本职本业的保障措施,“青年人才是实施科技强国战略的主力军,为他们增机会、保时间、减负担,让他们聚焦主业、勇挑大梁,这是牵住了问题的‘牛鼻子’,对于激发青年的创新潜力和活力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