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建筑构造》
一、课程介绍
《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技术类课程,是核心设计类课程的重要支撑。该系列课程由3门理论课和3门实习课,共计6门独立课程组成。课程以培养“中国优秀文化与建筑技术复合型”的建筑学人才为目标,服务于首都建设和国家城乡建设,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课程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要求是:使学生深刻理解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组合原理,系统掌握常用工程做法,能从原理层面解读、设计新构造做法;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具备自主研究的学习力,能够利用构造思维,对复杂建筑问题求真、求准、求新,通过构造创新催动建筑设计创新;课程在学生素质培育方面:培育高执业素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科学观和执业责任感,进而培养具有科学思维和工匠精神的创新人才。
《建筑构造》课程与教学改革着力解决如下重点问题:
问题1:建筑构造各类工程做法庞杂,学生缺乏工程经验带来理论学习的困惑,如何培养学生把握构造做法的内涵特征、透过信息看本质的能力,形成系统性的构造知识结构?
问题2:构造知识是建筑设计创新的技术支撑和科学凭据,如何逐步引导学生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发现技术问题,利用构造工程思维解决问题,促进设计创新?
问题3:地处北京,建筑工程建造现场少、管理严、工期长,学生人数增多,无法组织现场观摩,如何利用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虚实结合提升教学手段?
二、团队成员
课程负责人:刘博,团队成员:邹越、徐跃家、冯萍、郝石盟。课程主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方向涵盖“建筑结构”“建筑物理”“绿色建筑”“装配式建造”“参数化设计”等相关领域,每位教师均能结合自身科研开展教学。
三、课程特色
(1)课程内容特色——构建了“2+2+3”课程体系
《建筑构造》课程内容从构造原理出发,以构造系统为脉络,建立原理化、系统化的两大建筑构造知识框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环节衔接紧密;三阶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建筑构造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紧密环绕学生个体建筑设计思维的成长路径;考核内容接轨建筑师执业水平,体现挑战度。
课程体系架构
(2)教学理念创新——以“紧扣创新型人才培养,紧密围绕建筑设计能力培育”为课程定位,多学科融合贯通
《建筑构造》课程与建筑设计综合能力培养过程充分相扣,紧扣建筑核心设计课程,融合贯通技术类课群,充分对接学生设计课程的任务目标和学习成果,贯彻高知识水平的培养和高创新设计能力的锻炼。
(3)教学模式创新——以虚拟互动助力课程教授及演示体验,以实物制造及性能评测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与创新思维
课堂融入虚拟互动教学手段,以“虚拟体验提升理论认知、虚实场景强化设计互动”,结合实物观摩,做到虚实结合、能实不虚;实践环节以“建造”为任务,以“评测”为检验,以“提升综合能力与创造思维”为目标;实践教学环境条件与时俱进,保障数字新技术、建造新技术在课程中的充分应用。
实践环节学生模型作业
四、课程建设情况
(1)课程内容建设
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了“2+2+3”课程体系,包括:两大知识框架:“从原理掌握构造”、“以体系归纳做法”,重新建构“建筑构造原理”和“建筑构造体系”框架;两大教学环节:“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紧密相扣;三大培养阶段:依据五年制建筑学专业培养特点,将构造课程划分为“基础能力”“进阶能力”“综合能力”三阶段逐步实施。
课程内容向上与建筑设计主干课程紧密结合,实行“同学期、同题目”;向下将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科学技术类课程的知识原理在本课程中进行铺垫、融汇、示范,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将技术类知识原理扎实地与构造做法建立联系。
课堂教学实录
(2)课程资源建设
虚拟课堂资源:课程上线校网络课程平台,自研发“建筑承载体系”、“工程化建筑节点”2套虚拟教学程序,已投入教学近4年。
建筑构造节点虚拟仿真演示程序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在校区内的建筑构造样板楼,可直观展示结构骨架及围护做法,施工完成面均为可观察分层及连接做法的半裸露形式;实验中心配备丰富全面的模型加工制作、构件性能测试、环境性能模拟的实验场地及设备。
五、课程效果及获奖
课程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夯实学生知识水平,培养自主创新能力。课程系列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全线开设,稳步实施阶段式培养。
近年来,课程改革持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同行专家和学生对该课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建筑构造学习,既提升了对构造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又开拓了建筑设计中技术创新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建筑构造》课程在建设发展的悠久历史中多次获奖,早在2009年,该课程就曾获北京市级精品课程。近年来,通过现任团队的持续努力,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人次,《建筑构造》课程获评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重点项目,课程负责人获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主讲教师称号。
内容来源:北京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