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元素的选择与应用:如何避免泛化、同质化问题?
课程思政是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党性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课程思政的选择和应用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思政元素的原则和方法是课程思政的基础。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性原则,即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学科的教学中,使之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性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思政元素;创新性原则,即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实践性原则,即将思政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选择思政元素的方法上,可以通过学科知识的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实验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有关思政问题。
一、课程思政元素的选择
1.紧密结合学科特点,选择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元素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因此在选择课程思政元素时,应充分挖掘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例如,在历史课程中,可以通过讲述党的光辉历程、英雄事迹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在文学课程中,可以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道德观念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元素
课程思政教育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选取具有现实意义的元素进行教育。例如,在教授环境保护知识时,可以结合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教授法治知识时,可以结合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增强法治意识。
3.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选择具有启发性的思政元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此在选择课程思政元素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选取具有启发性的思政元素进行教育。例如,在教授科学知识时,可以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成长经历、科研精神等,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在教授艺术课程时,可以通过展示艺术家的创意过程、艺术成果等,引导学生追求艺术审美。
二、课程思政元素的应用
1.创新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点交流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学生思政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例如,在体育课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农村等,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3.加强评价与反馈,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为了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与反馈。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检查、学生自评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情况;同时,教师还应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