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网络评审指标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之一,也是教学信息化应用与手段的改革。为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一直在进行中。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重要条件之一是网评,分数原则上要求75分以上,由此可见网络评审分数的重要性!网络评审指标有哪些呢?
从整体上专家主要考察这四大指标:
第一、项目建设基础(50%)
从这四大指标可以看出项目建设基础分数占了半壁江山,比例很高。因此,老师在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时应非常重视课程的基础建设,组建专业的团队去建设完善专业的课程内容和资源。
专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考察项目基础建设:
1、课程建设情况(18%)
① 课程性质与作用。
· 考察课程内容是否符合所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考察课程内容是否贴合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 考察课程能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提高其职业能力;
· 考察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性。
②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 考察其是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推行“学中做、做中学”;
· 考察其是否有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 考察其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③课程改革。
· 考察课程的特色是否鲜明;
· 考察课程建设成果的影响力。
2、资源基础(14%)
专家考察课程现有的在线资源是否丰富、规模如何,类型是否多样、分布合理性,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记录、教学评价、自主学习等功能是否完备,还考察学生和社会人员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评价高低。
3、建设队伍(18%)
①课程负责人。
· 考察其工学结合的执教能力;
· 考察参与和承担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否显著。
②建设团队。
· 考察团队能够实现校企融合、优势互补;
· 考察团队是否分工明确、协作有序、执行力强。
专业化教师团队的打造,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一个高质量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离不开一支优秀建设队伍。
第二、建设目标(7%)
在建设目标方面,专家主要考察其重点能否围绕“能学、辅教”的功能定位,目标是否具体明确。
第三、建设内容(23%)
建设内容分数占比几乎为四分之一,课程内容是建设基础和目标的体现,反应在线开放课的质量,专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考察项目基础建设:
①资源规划与组织。
· 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实现资源组成碎片化、内在逻辑系统合理;
· 要求基本资源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
· 要求拓展资源应体现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包括应用于各教学环节、支持教学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 要求规划建设资源丰富多样,体现量大面广,实现资源冗余。
②资源内容
· 资源内容应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微课程等教学活动资源;
· 资源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评价等环节,颗粒化程度较高、表现形式适当,能够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 资源建设形式与标准遵循通用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第四、建设措施(20%)
建设措施能够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可持续建设,不断更新课程建设内容。因此课程建设者要制定好科学合理的建设措施以保障在线开放课的“生命力”。
①建设举措需要具体明确,进度安排科学可行。
②资金安排和支出具体可行,用途合理,切合实际,经费筹措方案可行。
③学校高度重视并给予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支持,保障精其持续建设与应用。
第五、两学期的教学效果
很多课程在建设后就不在使用,对应一个申报的课程。如果没有两个学前以上的教学活动是难以申报省级或者是国家级。从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到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是否满足混合式的教学,建设完成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将很难验收成功,更不用说申报国家级。所以建设后一定要使用,并发布任务和练习。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优秀课程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采用信息化资源与先进手段,建设出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优质在线开放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