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一年,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1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劳动课被正式列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政策实施以来已有一个多月。同时,“双减”政策也落地一年有余。
各地因地制宜,开启了各种形式的“减负、提质”探索。
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校内开辟小菜园,让萌娃在农耕体验中体悟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学生 黄静妤:我喜欢这个课,因为劳动最光荣,劳动里也可以找到乐趣。
在上海,劳动教育贯通中小学各学段。闵行区浦汇小学研制劳动教育清单,把碾米机、织布机、3D打印等搬进劳动课堂,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在浙江,杭州、温州、宁波等多地发布“中小学生劳动清单”。温州市实验小学设置烹饪类课程教学生学会烧菜,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能力。
上海市闵行区浦汇小学劳动教师 赵春花:我们更关注对孩子们劳动习惯的培育以及劳动精神的感悟,在职业体验中认识到各行各业的重要性。
新学期,“双减”政策持续推动学校课堂和作业提质增效。在江苏省淮安市枫香路小学,课堂正在进行的是一种新型数学作业。立体几何图形,展开后平面什么样,拆开的小图形能拼成什么不同的大结构?孩子们纷纷动手探究。
江苏省淮安市枫香路小学教师 周末:以往我们就是布置一些书面作业。“双减”过后,我们学校教研组整合了书本中的单元整体知识,提出了数学小课题研究课,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江苏省淮安市枫香路小学学生 徐佳琪:现在我们在学校就可以把作业写完,回到家有更多空余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了。
“双减”以来,各地中小学在规定时间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线下培训机构压减比例达到95.6%。聚焦减负、提质、增效,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本文链接:
发布于:2022年10月07日 15:42:1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