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用好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语文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生的习惯新思维、习惯性意识和信息技术及时代知识狂风乱炸的影响,严重制约着“双减”及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探索适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效果也难以有起色。
教育观念、教育环境及语文教学实践顾虑,也迫使新时代语文教育教学必须遵循必要的课堂教学方法。比如
字音教学应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声母、韵母、声调;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等,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重点关注生活常用字,特别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常用字,必须让学生清楚明白。
字形教学应结合实例,分析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等,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重点关注生活常用字,特别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常用字,学生必须掌握。
词义教学应结合具体实例,分析重点词语或成语的基本含义、词义范围大小、词义感情、词语使用对象等,让学生积累必要的重点词语或成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的基础,是学生正确认识生活、认识人生的必要手段,是学生积累知识、建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阅读教学除了必要的字音、字形、词义外,更重要的是涉及诸多阅读知识和技能技巧。教学应挖掘有效突破口,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效果。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考试来进行评价的。“双减”背景下教育考试改革及其管理规定,“依标命题,教考衔接。”同时提到“无情境不命题”。看来阅读教学的情景分析特别重要,各门学科也是一样,注重情景分析。因为课标明确“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学习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表现出来”。语文课堂教学挖掘文章情境分析,配合相应的学法指导及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法规律点拨,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阅读情景分析角度,试题出现的形式可分为:内容含义题、情感主旨题、手法技巧题和作用原因题四大类;从题型技巧角度看,试题出现形式可分为:归纳概括题、词句品析题、内容理解题和拓展延伸题。无论从哪个角度开展阅读教学的情境分析,都尽量帮助学生寻找相关阅读、分析、理解、归纳的规律和技巧,提炼答题的规范语言,如内容情感线试题(运用……内容,写出……,表达……情感),语言手法线(运用……手法,写出……,表达……情感)等,以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技巧和能力。
教材中没有将语文基础知识单独成型予以学习和研究,其实不是让教学重视相关基础知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便于认知和运用。比如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容易出现混乱。例如“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中“抱膝”一词是什么描写?很多学生都可能说是动作描写,不对,它是神态描写,神态描写的特征是有动词,无动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归纳出“有动词,无动态,是神态。”学生就很好掌握了。
写作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作文基本结构模板,告诉学生结构模板不是固定段落,初中阶段学生作文一般应该写4-6个自然段,千万不能一段到底、一逗到底,至于语言就是要用他头脑中自己认为最好的词语或句子来写自己要写的对象,从平时有意识地片段练习开始,养成了习惯,作为水平就会提高。